@ require '../adsleft.htm';?>
似乎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會被當時的社會貼上關於集體身份的標籤,例如「新新人類」、「X世代」、「E世代」等等。隨著1980年代前後出生的一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報章雜誌上也開始出現針對這批年輕人的定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稱呼之一就是「草莓族」。
草莓好吃但不耐壓
大致上,「草莓族」意指「中看不中用」。儘管能言善道、意見不少、自尊心強、重視自我與身分地位,但是卻難以承擔壓力、好逸惡勞、缺乏團隊精神、不重視長遠打算;雖然在意收入高低,但是只要對現有工作「感覺不對」,就會馬上走人,毫不留戀。相反地,企業界則指出他們所需要的是像「芭樂」一樣的年輕人:便宜、營養價值高、強硬、抗壓性強。
不少人憂心忡忡:是不是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出了什麼問題,才會培養出這麼多草莓?但是,換個角度來看,「草莓族」所描述的豈不是一個理想的消費者形象?最能「擴大需求」的難道不正是這樣的消費者:好逸惡勞,因此大量消費各種號稱能帶來便利舒適的商品與服務;對未來效用的折現率很低,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會毫不保留地釋放購買力;自我意識強,對自己在同儕文化中的身分認同與形象地位非常敏感,所以對流行有很強的需求;而如果不是喜新厭舊,汰舊換新毫不猶豫,又如何消化廠商一波波的推陳出新?
芭樂是現代台灣牛
「草莓族」的湧現,以及企業對於「芭樂」的企許期盼,其實是同一個經濟趨勢所造成的結果。這一代的年輕人在成長及進入社會的階段,正好遇上全球化潮流所帶來的世界性供給過剩。作為一個消費者,他們面對迅速崛起的消費主義;空前發達的傳播科技;無所不在的流行文化,加上越來越細膩精準的廣告行銷手法,都使他們的欲望受到前幾代人難以想像的撩撥。
在此同時,作為一個生產者,全球化意味著他們必須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產業技術的快速變遷使得人力資本(教育)迅速折舊(作為消費者,則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消費技能」),加上全球性的嚴重供給過剩,更加劇勞動市場中的競爭。不是「芭樂」,又如何面對這麼嚴酷的競爭?
上班芭樂下班草莓
看來最理想的年輕人是「上班是芭樂,下班變草莓」,只是不知道一個人是否有辦法在價值觀上如此清楚的割裂?芭樂需要時間拼命工作與累積人力資本,草莓則需要時間購買消費與學習「生活知能」。也許新種的「草莓芭樂」最缺乏的,將是不被世界所綁架的安穩心情與沉靜時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