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鳳凰花開,蟬鳴唧唧,又是驪歌初動,學子畢業離校的季節。時值經濟景氣低迷,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難免感受就業壓力,我們不由得想起張邱東松先生在1946、1949年創作的兩首台灣歌謠:
第一首「收酒矸」是1980年代初期蘇芮所唱「酒矸通賣無」一曲的原始版本。歌詞描述十幾歲的少年無力升學,每天必須一早出門,挨家挨戶「叫買」破銅、爛鐵、酒瓶等,全力協助家計,風雨無阻 。 第二首「燒肉粽」是郭金發先生的代表名曲,同樣敘述清寒子弟堅忍奮鬥的故事。曲中的年輕人雖獲父母疼愛,得以就學多年,但一畢業就面臨失業,既籌不出經營生意的本錢,又不甘沈淪、墮落,只好暫時賣肉粽維生;儘管每天走得兩腳發軟,也絲毫不敢怠惰。
這是非常本土、有草根味的社會寫實歌謠。回顧1940、50年代,台灣貧富懸殊、百業待興,一般家長難有固定職業,生活經常朝不慮夕,能讓兒女接受六年國民教育已屬萬幸,根本無力進一步栽培。加以公立初、高中有限,國民學校畢業生要闖越升中學的窄門,可真是談何容易。
於是,大多數年輕人別無選擇地提前步入社會,自求多福、獨力更生,也譜出了無數感人的就業滄桑曲。除了上舉兩首之外,後續諸如:「快樂的炭礦夫」、「孤女的願望」、「流浪到台北」等,也都是傳世的寫實名曲。
相較之下,台灣新生代學子的境遇實在大不相同。今天,多數孩子彷彿都有「富爸爸」,不必牽掛家庭生計;又升學管道多元、暢通,只要有心,就可以一路讀到不想讀。結果,就業年齡一再延後,大學生「延畢」固已蔚為風潮,碩士學歷居家待業、準備進修者也大有人在。
值得思考的是,早年台灣的艱苦環境,鍛鍊出一批社會中堅,開創了經濟奇蹟。如今,長期的安逸生活,會不會斲傷孩子的潛能,影響他們的未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