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13 期 2003/5/29 -- 2003/6/4 自然人文
 
住石壁的女人
禹海  
 
泰雅傳統的織布機

從苗栗南庄往東河及鹿場的方向行走,在一片山光水色中,會途經兩座有如斧削的山壁,那自然巍峨的氣勢,常會讓行過的人不由要多望兩眼。在常日裡這兩座山有藍天依偎,綠樹相伴,早晚間自也不乏那晨嵐夕靄繚繞,若爾逢上雨來,那麼則又滄茫磅礡氣象萬千,而當雨去,飄忽的氤氳也要為它輕籠面紗,增添幾許怡人景象。


Raisinay的故事

很早之時,泰雅族人將此地稱為「Raisinay」,意指猶如峭壁,後來一般人都把這裡叫做「石壁」。

曾經在這兒居住過一群泰雅族人,然而因為一次忽來的大颱風,使得整個部落都往外遷移,唯留殘頹的紅牆在青草地上默向長空。在好多年後遷進了一戶思念老屋及土地的人家,之後又有一對年輕的夫婦搬回,這對原本在外隨著工作而東遷西移的夫妻在回來時也把整個心搬了回來。他們把對土地的愛實際以青石貼飾在所居白色屋牆的兩端,那是早期泰雅族人男女的紋面圖騰,於是青山翠谷裡也開始迴漾起人文與自然的交融氣息。

這一老一少的兩戶人家把石壁部落又撐了起來,這大概是台灣現今最迷你的部落了。


織染一片天

年輕的女主人林淑莉原是家居都市的漢族女子,然在嫁給原住民先生後,卻反一頭鑽入泰雅人的編織世界,由之又延伸至染布的天地,如之經年,終在自己的一方土地裡,創出了無限可能與生機。

成立工作室後的她,現在每逢假日,總會有來自四方的遊客到此做半日的DIY,而後帶著自己的成品歡欣離去。一紙貼於木樁的「文化解說中 非預約團體 請保持安靜」告示,清楚的也讓來此走訪外賓自動放低音量。而在工坊裡教學的林淑莉總是以淺顯易懂的話語面對來自各個層面的人士,此際坊後所栽的苧麻就是她最好的輔助教材,可以一抽再抽越抽越細的苧麻縷絲常會喚起年長一輩人士的昔日記憶。

而於半場的文化解說之後,接著是訪客最喜愛的實際操作。這時課堂外的操作場就像五色鳥的會所,嘰嘰喳喳的問題與驚異聲加上染框裡流盪的靛藍色水,不由讓石壁的天空也飄浮起繽紛的色澤。


為社稷盡心

由舊屋修建而成的工坊,樸素中亦見巧思,紅磚黑瓦存留了歲月的芬芳,由之衍出的課堂與作業場均以杉木舖陳,兼顧了實用和景觀兩需。而坊內陳列的各樣編織成品,經緯交錯著先人與今人的智慧,也彰顯出石壁工坊的傳承及創新。如何發揚泰雅文化一直是林淑莉的思維和方向,也是她無私無悔的執著。

除在自己的工坊教學,目前的林淑莉也常會應聘至外講課,若有可充電之時,她也會努力參與。而於編織染布及教學之外,林淑莉還與愛鄉護土的在地人組成社區發展協會,於此中默默奉獻心力,她的熱忱與認真也贏得了協會人士的敬重。


青山是我家

隨著四季的遞移,小徑裡的日日春與隨風散開的紫花藿香薊以及披地而生的各色草花,也在石壁的天地裡吟頌著生命的種種柔韌和堅強。而灼灼盛放於徑路兩端的皇帝菊就如是藍綠織錦中忽抹而過的鮮黃,總要讓人佇足而觀。在常日裡較無訪客時,手持一杯醇香咖啡與林淑莉於工坊中閒話家常,順而流覽坊外芳茵草地,傾聽一段流雲山音,自也會讓人滌消俗塵。

「雲溪一帶淨無沙,門對青山是我家。」明人吟景的小詩貼印在南庄石壁恰有幾分相似,踱步瞻仰間,對著工坊前那兩座青山,瞇起眼的林淑莉說:「這是我家的門牌」。淺淺微笑裡有一種俏皮,有一種適意。

在沈澱紅塵後,有如此的天地,如此的門牌,既可仰又可俯,於安身之外,復可立命,人生至此概又何憾。

(附註:民國五十九年九月芙安颱風襲台,造成石壁附近部落地層滑動交通中斷,因之部落居民乃而遷入位今東河村內的東興新村中。)

石壁染織工坊: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21鄰石壁21號
電話/037-821777、037-821255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