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13 期 2003/5/29 -- 2003/6/4 論衡
 
後SARS時代回歸正常生活
陳曦  
 

正確判讀疫情,歸正醫療習慣,充分利用急難救助,配合社區防疫


【記者陳曦/台北報導】SARS防疫及紓困委員會副召集人李明亮呼籲民眾「可以正常生活」後,引起社會不小回應,大家如望秋水般渴望早日擺脫口罩與溫度計。

李明亮解釋在SARS風暴下如何「正常生活」,首先,「正常生活」表示可以照常開會、照常活動、照常購物,平常想做的事情,現在都可以做。至於封閉的地點,如果民眾一定要去、不能避免,還是可以去。再者,正常生活必須加強防護、多量體溫,「不是解除警報!」

但是,回歸到實務操作上,民眾該如何「正常生活」?標準卻是莫衷一是。最近醫院群聚感染後,民眾面臨急病到底該不該上一級教學醫院看病?小病該不該上診所?抑或是這段期間生病的人乾脆就自我隔離,改變以往上大醫院就診視同逛街的習慣?倘若民眾生理沒有毛病,但面對無孔不入的SARS,心理產生焦慮抑或憂鬱的人,他又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或找到適當管道援助?

上述的困擾,顯然不是一句「正常生活」可以帶過。這段非常時期,甚至傳出民眾因無法正常就醫,導致急病變成大病,小病拖成要命。民眾過度緊張的結果反而衍生更多不必要的社會損失。

另外,如何開展社區防疫亦成為政府積極推動的一項指標。首先,社區環境中與水有關的公共設施攸關可否杜絕未來各種疾病藉由公共建設快速傳播。此時應該儘速由專家檢驗下水道及社區管線,避免感染;再者,民眾可利用社區建立支持系統,可讓居家隔離者不至因為與外界疏離而產生心理恐懼。

如何有序安全度過後SARS時代,需要政府、民眾共同發揮智慧。

詳見:正確判讀台灣SARS疫情民眾醫療習慣盼因SARS而歸正民間企業展開SARS急難救助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