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在幽微的年代,這裡曾經點亮了上海第一盞電燈,然後這盞燈的餘光慢慢擴大,更明亮、更華美的光暈從一幢接一幢的建築裡透耀出來,照亮了整個黃浦江邊,也點燃了一個美好年代的記憶……
【記者李齡╱專題報導】根據「路透社」上海報導,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肆虐,中國旅遊和酒店業務一落千丈,上海著名的和平飯店於五月十五日起歇業三個月,以進行裝修改造。
這家與新加坡萊佛士酒店、香港半島酒店齊名的老飯店,受到「非典」打擊,住房率大幅下降。這家號稱「解放前」就存在的飯店,即使面臨1949年國共戰爭都不曾歇業,卻敵不過非典的威力。
和平飯店始建於1929年,原名華懋飯店,由著名英籍猶太人維克多‧沙遜(Victor Sassoon)建造,1949年中國解放後更名並交歸國有,曾接待過查理‧卓別林等多位名人。80年代中期以來,更接待了無數中外賓客。飯店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曾有「遠東第一樓」的美譽。三百八十間客房,設施齊備,寬敞豪華。歷史上,眾多風流人物在此停留,如宋慶齡、魯迅、卓別林、蕭伯納、布希、克林頓、薩馬蘭奇、「辜汪會談」等。
和平成空夢 華燈今何在?
上海第一棟現代化旅館就座落在外灘盡頭的浦江飯店。在幽微的年代,這裡曾經點亮了上海第一盞電燈,然後這盞燈的餘光慢慢擴大,更明亮、更華美的光暈從一幢接一幢的建築裡透耀出來,照亮了整個黃浦江邊,也點燃了一個美好年代的記憶。
看著外灘這一排雄偉、姿態各異的萬國建築,令人生出一股歷史感。從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昂貴的建築」的匯豐銀行大樓開始,分別描繪著倫敦、巴黎、紐約、香港、東京、曼谷、加爾各答及上海等八個當時世界金融中心的繁華。從上海開埠以來,在1920、1930年代一躍而起成為國際級金融貿易中心。而外灘,就是昔日中國金融活動的運轉中心。外灘當時累積的財富何其驚人,造就出最精美豪華的沙遜大廈。它有著銅綠色的金字塔頂,雄渾的立面佔據了通往十里洋場——南京路的街口。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霜,它成為遊人耳熟能詳的和平飯店北樓。
走進和平飯店那個透著奶油黃光暈的大廳裡頭,精緻、流利線條的壁燈、吊燈,依然一逕維持著「搖滾二○年代」時興的新藝術派風格,給大廳灑上一層朦朧朧的金粉,令人感覺溫暖,又帶點樸拙的豪華。空氣裡流淌著一種時間的痕跡,只有在和平飯店「獨家發售」,別處無法複製的風情。
要是登上了住房的樓層,會更讓人感覺時間在和平飯店的凝動停滯。走過一排排鋪著細絨地毯的昏黃過道,四周靜得像是連根針掉下來都可以聽得到。兩邊一扇又一扇厚重的暗色漆木房門,光澤猶存,它們像是盡職地鎖住上海外灘過往的風雲,讓人忍不住想要窺探究竟。
SARS風暴下 難譜傾城戀!
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描寫男女主角為躲避烽火躲進飯店,進而挽留住戀情,戰後的虛空,蒼涼的殘破裡,成就了這樣一段愛情。一如從香港到上海,從和平飯店到半島酒店所歷盡的繁華與滄桑,她最鍾愛的故居——上海亦正面臨一場看不見的SARS戰火。
和平飯店除了風情,還有派頭。即使隔著江水和對岸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塔遙遙互望,現今難以稱為摩天高樓的和平飯店也還是從來沒有失去屬於它的霸氣。當年和平飯店左側的中國銀行想要超越沙遜大廈,成為外灘第一高樓,主人維克多‧沙遜為此還大興訴訟,一路告到英國,蠻霸地維護著這幢大廈的高度優越。
當租界區的外國勢力遇上發自中國的民族自尊,時代的氛圍還是逼退了租界初萌的民族意識。中國銀行打輸了官司,高度硬生生地被迫縮水。登上和平飯店頂樓露台,從銅綠色的金字塔形屋頂望過去,這兩棟高度相仿的大廈,在頂部高度依然介於伯仲。
也因此,中國銀行大樓特意突顯的中國樣式,也就在三面包圍的歐洲風味中格外引人注目。這場正在肆虐的SARS風暴中,許多人並不知道在外灘涼涼的風裡,還飄散著這樣的故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