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05 期 2003/4/3 -- 2003/4/9 自然人文
 
讓路乎花開
訪白荷陶坊林文嶽先生
郭枝蓁  
 
清風道骨的林文嶽先生

才半年的時間,強韌的馬纓丹遮擋了通往書房的路,直到要特別閃開,林文嶽才意識到自己一直讓路給它開,「我怎麼會做這件事情?那就有一個微妙的感覺跑到我生命裡,突然發現,那個花好像會講話,生命突然震動一下,那個感覺很好!」


在盛夏的午後,走進白河,從蓮花開得很熱鬧的大竹、玉豐、詔安一帶往東走,逐漸走入崎內,順著曲折小徑來到叉路口,「白荷陶坊」四個字出現眼前,陶土質樸的感覺吸引我們彎進去,一看,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


不和花計較

一進「白荷陶坊」可以感受到這裡是一個自由的空間,再往內走,見到一位清風道骨的人,端坐在畫桌旁作畫,他就是主人林文嶽先生。

「在鄉村的生活,豐富無聲的語言比較充足,這是我慢慢有感覺的地方。」主人用著樸實的閩南口音,由他與馬纓丹的互動開始說起。在標榜「競爭」的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相互禮讓都很難得,何況要讓路乎花開?

他說:「人生中的挫折、委屈、難堪,有了這些把生命內容充實得很好,比以前更完整,所以不會和花計較,不會和空間計較。」走得過去就夠了,哪需要那麼多?


人生因包容而改變

從小在白河鄉下長大,不是很愛唸書,林文嶽第一次大專聯考六科成績加起來,就這麼多——「98分」。考完後,向疼愛他的藝術啟蒙老師王記輝先生報告,王老師聽完後頭低下去,一分鐘之後抬起頭來,問林文嶽:「要不要老師幫你找頭路?」

這一段過程徹底改變了林先生,他由一個不愛唸書的孩子轉變為負責的人,在這段難堪的經歷中,王老師包容了他、完全接納他,還替他想辦法。由於老師的包容,第二年林文嶽重考獲四百多分,考上第一志願——國立藝專。


接受生命的安排

成長的經歷並不坦順,生活潦倒與五位至親好友在一年內相繼過世,對林先生而言,都是相當大的打擊。當時對於這些不可抗拒的生命事件,他寫下了「與天地辯論、無言以對」來表達他的心境。

「老天爺雖然不講話,無字天書,我們就從裡面去體悟一些事情。老天爺把一個生命安排下來了,當然有衪的理由,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完全了解,那麼,沒有辦法完全了解,我們就完全信仰,完全相信。在你不知道的時候還相信,那才是信仰,在不信的地方有信。」那一年後,讓林文嶽對生命有另一層思考、對許多事情看開,而且更積極。


創作的愉悅

對創作的愉悅,林先生另有一番自己深刻的體悟,是「俱足了不必外求」進而豐富了外在的世界,而喜歡則是創作動力的來源:「喜歡到可以用它來處理自己的感覺,藝術有欣賞的作用,對事情就會有欣賞的態度。會改變自己和環境的關係,由內在改變,那是一種處理生命的方式,不只是塗塗抹抹。」

他再進一步地說:「用藝術的方式來處理,欣賞的態度是一種不執著於物的本身,也不執著於自己,要把自己抽離到一種純客觀的關係。」

林先生說:「人類文化最精華的、最敏銳的部份是在藝術這個層次,因為每個人看到東西都會說美,藝術教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所以林先生開始播種,到學校去帶小孩的藝術教育。


老師,那裡有雲

在一次課堂上,林文嶽以十分真誠的口吻,請一位不願上課、也不配合帶作業的學生,仔細觀察並細數窗外大洞山與關仔嶺間湧出的白雲。快要下課時,林先生就過去問他:「那裡有幾片雲?」這個國中小男生轉過來,抬起頭來笑一笑,笑容很天真。林文嶽說:「我覺得笑一下就是一個完美的答案,因為雲沒有辦法算。幸好他沒告訴我雲有幾片,要不然我也無法回應他,還好他沒有騙我!他只是笑一笑,那就是100分的答案,我就接受。」

後來,有一次那個學生自己看到了雲,主動跑過來和老師分享。「他跑得有些喘,告訴我,『老師,那裡有雲』把那整個感覺投射給我,他的眼神很亮,氣度很漂亮,孩子的心靈很優美,他不用跟你計較一張紙、一枝筆,他本來就那麼好了,只有小孩子才有這樣的能力,能夠把雲的感覺拿出來送給另外一個人,大人很難辦到,但小孩子可以。」


藝術教育即生命教育

用一個簡單的笑容可以化解許多的難堪,「生命在成長時並不需要特別的刺激,不必和他威脅利誘。」細膩的林先生同理心很強,對於學生的笑容他有深刻的體察。

「那個淺淺的笑容是一個很深奧的生命的變化,他笑一笑,首先他要對自己笑,對自己笑就是自我察覺,他沒有感到不好意思,這個笑也對我笑,也是在回饋自己,他在自我感化。一個星期後,他用真實的行為證明自己的改變,提昇自己。『自我察覺、自我感化、自我提昇』這三點他都做到了,一個生命如果能這樣做,很自然地他是往上面走,在優質化。」

從林文嶽和學生的互動看來,藝術教育也就是一種生命教育!

其實創意不表示偏執,人若能越放鬆、放寬,越與自然真、善的本質結合而不執著於自己,那可以呈現的將會是越多,有如活水源頭!一路上吃苦過來的林先生就是用他生命當中真實的體驗,呈現在他的創作與談話,給人一種無私天地寬的感受。

下次來到白河,請不要忘記來「白荷陶坊」走走看看,來奉茶!


白荷陶坊

位於白河蓮鄉東北角,在這個自由開放的田園藝廊,可以與親友、同好在此玩陶、聽泉、煮茗、賞荷、論藝,也可以沉澱自己的心情。關心藝術教育的林先生於88年7月在此成立白河雅集,不定期地邀集人文藝術、自然環境的專家學者到此講習。

地址:台南縣白河鎮崎內里38號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