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05 期 2003/4/3 -- 2003/4/9 論衡
 
教育鬆綁對抗失業問題
劉孟奇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商業周刊〉最近兩期連續以專題大幅報導台灣目前的失業率上升問題,並且發動「菁英率種子獎助計畫」,希望籌募七千兩百萬元教育獎助金,讓一千位成績優異的清寒高中生,能順利升上大學。

〈商周〉的義舉令人欽佩,報導也相當深入。更難能可貴的是,〈商周〉負責此一專題的記者在報導許多令人憂心的個案之餘,並未淪為一味的悲情訴求,也沒有將問題簡化成對政府治理能力的控訴,而是客觀平實地點出造成問題的結構性根由。


科技與失業一併全球化

台灣的失業率從2000年的2.99%竄升到2002年的5.17%,造成這兩年來失業與貧窮問題受到高度重視。但是這也是許多先進國家在這幾年共同面對的問題。舉例而言,兩年來,有超過兩百萬美國人失業,電腦、家具、鋼鐵等耐久財製造業,平均每九人有一人捲鋪蓋走路;航空公司、券商、服飾紡織業,則平均每十人有一人被裁員。

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1990年代後期由資訊革命、知識經濟所推動的快速全球化,以及共產國家相繼崩潰、釋放出大量低廉勞工,造成工作機會在各國之間重新分配。不只是製造業的藍領就業機會被移轉到低所得國家,美國〈商業周刊〉指出,全球化的下一階段可能就是將高階工作委外。根據預測,到2015年之前,美國將至少有三百三十萬個白領工作移轉到低成本國家。

平心而論,由於全球化造成的製造業外移至低成本國家的趨勢,早從1980年代即開始加快速度,而台灣就是當時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只是隨著國民所得與工資的提昇,加上拉丁美洲、東歐、東南亞及中國加入競爭,製造業從台灣再外移到其它低工資國家是必然的趨勢,使過去十幾二十年當中「只要努力打拼,開公司做製造就能賺錢」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但是,這並不表示「因為這是大勢所趨,與政府政策無關」;相反地,這意味著政府必須採取更明智的政策。建構社會安全網只能消極地減緩問題惡化,最終還是要盡快強化勞動競爭力,否則社會將難以承擔救濟的成本。


教育學子再學習的能力

〈商周〉的報導一再點出,不少人一旦失業即難以轉換職業的癥結,在於缺乏新工作所需的教育訓練。在這一方面,台灣的高等教育政策實在必須負起責任。舉例而言,從現在知識經濟的潮流來看,當年強迫高中職分流的政策著實缺乏遠見。主其事者未能體認到,這等於將「靠一技之長、就要工作一輩子」的高度風險轉嫁到大部分被拒於大學之門的年輕人,也大幅剝奪了他們「學習如何再學習的能力」。

除此之外,政府不及早將普及高等教育的大部分重擔交由私部門承擔,而是層層管制,卻又不量力而為,四處設立沒有規模效益的公立大學,不止造成政府無力背負的財政負擔,還造成高等教育經費主要補貼富人子弟的弔詭現象。

目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也極為缺乏誘因與機制,讓大學與研究機構裡的充沛高級人力資源,透過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研究、教學與產學合作,協助在全球化競爭壓力下必須保持高度彈性的勞工與企業,有效地進行再學習,讓結構轉型的痛苦成本儘量降低。目前台灣對正規高等教育體系外的「社區大學」,還有很大的需求,正反映出上述的問題。

要在台灣的失業問題上看到希望,需要快速動員教育資源予以因應,而這絕對需要政府在教育鬆綁的問題上有更積極大膽的決心與作為。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