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去年底一家周刊針對國內教授進行學生素質評鑑調查,結果是受查教授中超過六成三慨嘆當今台灣大學生素質低落,特別是在「求學認真態度」和「專業知識」兩項,受訪教授們認為比十年前還要差,教授形容當今大學生是「聰明但不勤奮的一群」。
這項調查的結論是「大學生素質差」,媒體披露後引起一陣熱烈討論,正反意見都有。平實而言,爭論誰是誰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大家都憑藉主觀判斷發言,即使有相對的比較,由於環境的差異,也難定好壞。不過,若就「求學認真態度或勤奮於課業」來說,當今的大學生所顯示的,很難不讓人得到「每下愈況」的結論。然而,值得關切的,不是慨嘆世風日下而指責大學生沈淪,而是思索為何出現此現象?
說「人都會主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應是可被認同的吧!大學生不認真求學,不正顯示「求學」不是他們愛做的事嗎?為何「求學」這件事不受喜愛?首先應思考其內容是否出了問題,在高等教育已然走向自由化之路的現時,「市場考驗」最是實際。身為「求學」這種商品消費者的大學生表示不愛,正是凸顯在現時價格下,供應者所烹調出的商品不合乎胃口。可以探究的是,為何供需雙方無法充分遇合?是消費者口味有問題?還是供給者趕不上時代?或者換個角度說:大學應提供什麼?
兩岸教育界都希望建設出世界一流大學,姑且不去定義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就兩岸大學來說,大陸的北大、清華,台灣的台大都被認為較優秀。這三所大學之所以享有清譽,蔡元培、梅貽琦和傅斯年三位校長居功厥偉,他們也都被尊為大學校長的典範。我們就來看看他們如何辦大學。
蔡元培就任北大時對師生致詞:「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作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他也相信教育應指導社會,而非追逐社會,他以「無所不容,有所不為」躬行實踐,也以「都無作官意,惟有讀書聲」自勉。梅貽琦則說:「一個大學,可以沒有大樓,不能沒有大師。」也曾說:「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以無通才為基礎之專家臨民,其結果不為新民,而為擾民。」至於傅斯年,創下「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校訓。如今,許多台大人不知傅斯年是誰,蔡元培和梅貽琦也被掃進歷史,大學校風離他們倡導的精神愈來愈遠。這種趨勢是提升或沈淪呢?是誰致之?大學生是元兇還是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