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變化的時代,容易產生懷舊的情緒,過去的美好顯然被不成比例地放大了。十五年來大學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許多「教改」措施,人們看到與自己求學經驗不同的「混亂」現象時,很自然地就往「昨是今非」的角度去推論。恢復聯考和恢復統編教科書是對「教育」的懷舊,責備現在學生不用功,也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
大學生真的比十年前差?
最近,某個週刊針對當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訪問了數百位大學教授,其中被媒體廣泛引用的調查結果是:超過六成以上的教授「認為」,現在的台灣大學生比十年前的大學生不用功,台灣的大學生又比大陸的大學生不用功。似乎又再次證明了教改廣增升大學機會的結果,反而使得台灣學生的素質低落,台灣的「競爭力」將要落後於中國大陸。
問題是,教授們的「感覺」所衡量真的是台灣學生的用功程度嗎?或只是學生入學時的平均素質?如果是後者,就犯了一個許多人常有的錯誤,以當年低於百分之十的人有機會念大學時的學生「水準」,作為就讀大學該有的資格。其實,只要個人就讀大學的效益高於總社會成本,就應該有機會念大學。當大學窄門大幅開放之後,去抱怨大學生的平均素質下降,甚至以此來要求停止繼續開放,都是毫無道理的。教授們面對平均入學程度比以前遜色的學生,如果能夠有適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方法與內容,仍然可以對學生有實質的幫助,並不需要抱怨學生素質不佳。
再者,即使今天的學生真的不是很用功,十年前的台灣學生就真的很用功嗎?這其實也只是一種感覺,以前大學的中文譯文不是流行一句「由你玩四年」嗎?問題其實在於我們的整套教育制度,使得學生向來都不會很用功,十年後的差別只在於,由你玩四年的內容變得更多元了,學生有更多運用時間的方法和關心的事物,看起來就比十年前不用功了。
改變教育環境才能正本清源
或許,該問的是,在現有的制度之下,學生為什麼要用功呢?換言之,用功絕對不是人類行為的目的,一般人大概是不會也不需要為用功而用功吧!當用功有清楚的目的時,學生自然就很用功。許多學生到了大四,開始需要思考未來出路,蒐集升學或就業訊息,準備研究所考試時,都相當用功啊,因為他相當清楚這些用功行為對自己未來的影響。
所以,問題在於現行的制度之下,學生不但被迫在高中階段就選擇一個不一定有興趣的科系,「低學費」政策下學生又感受不到大學教育的真正成本;不需面對消費者選擇的教師也沒有認真教學的適當誘因,來提供好的教學品質;而面對求過於供的市場,校方又有什麼動機有效率地辦學呢?因此,與其慣性地責備下一代不夠用功,不如改變這個學生、老師和學校都不需「用功」的教育環境,讓每個組成份子都有正確的誘因去用功,才能真正有效率地提高學生的人力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