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93 期 2003/1/9 -- 2003/1/15 論衡【吳惠林隨筆】
 
果賤傷農的真真假假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近來,我們家流行著消費柳丁原汁,冰箱裡每每有一兩瓶購自傳統市場的存貨。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那是賣者親自搾汁的,標榜的是「現搾」,而且沒摻一滴水,也就是完完全全、純純粹粹是「柳丁純汁」。一瓶130元,兩瓶250元,此與住家附近麵包店早已推出的「每杯35元現搾柳丁汁」,彼此間的單位價格在伯仲之間。換句話說,現搾柳丁汁的市價,各地差異不會太大。由傳統市場新近才推出、原先販賣的商店仍繼續賣,可得知現搾柳丁汁應該頗受歡迎,是「有市場」的啦!至少目前的實情是如此!

嘴裡喝著柳丁汁,心裡卻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11月中旬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對柳丁的報導,斗大的「果農哭,產地柳丁一斤3元沒人要」、「量販店俗俗賣,柳丁6斤49元」,除了這種大標題外,記者們也不忘加上「國內盛產、進口柳丁壓境,果農叫苦連天,任人採、任它爛、當肥料」等等令人心酸、令人憐的形容。這種報導無非放送出去「柳丁的價值低到乏人問津地步」,甚至於送人都被嫌棄之訊息。不過,與還算高貴的柳丁原汁相比,土產柳丁當真這麼賤價嗎?

為了一窺究竟,趁買麵包時詢問搾柳丁汁的老闆娘,她說一斤3元是過分誇大,有黑點的瑕疵貨才有可能。她還強調這種誇大訊息無非想引發恐慌,讓農民慌了手腳而趕緊採收並廉價脫手。是耶非耶?聽者各有一把尺,可以自己去評量。倒是去年11月20日《台灣日報》副刊的〈寂寞的柳丁〉一文值得細讀、玩味。

作者馮小非似乎長期實地觀察中部的農業,他對柳丁的生產過程描述得很詳細。基本上,一台斤六元正好可支付自己的工資,再落價就連肥料、農藥,甚至栽仔錢都收不回,而採收、買箱子也都不划算,將落得丟棄山溝的下場。至於連成本都收不回的價格是誰定的呢?從事供銷的人員也都知道是「市場」決定的,而他們在菜市場和超級市場裡,眼見充斥各國進口的各類水果,連他們自己都承認很容易忘了土產柳丁的存在。

農業部門朋友們難道都沒想過各種促銷方法?有的!十年前中寮鄉農會作過柳丁汁,但口味不好,銷不出去;他們也考慮外銷,但尚未付諸行動。不過,果汁口味不好為何不持續改良?明知行銷重要,農會數十年來為何都做不好?明知果賤傷農,為何還放任年年上演相同戲碼?「路終究是人走出來的」不是嗎?怎麼這麼久還尋不著正路?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