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92 期 2002/1/2 -- 2002/1/8 論衡
 
中國的信任危機
張清溪  台大經濟系教授
 

去(2002)年四月十三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系教授鄭也夫在政府管理學院,用這個題目,作了一場氣氛熱烈的演講。鄭教授指出信任在社會上的重要,也提到中國喪失信任的現象,並對未來不表樂觀。由聽眾的反應與事後報導,可知有識之士心有戚戚焉。


信任的意義

根據鄭也夫的說法,信任在人類社會中,包含三種性質:第一種涉及時間,是契約性質的承諾與兌現,即有諾言在先,兌現諾言在後,其間有段時間。在這意義下,現貨交易不存在信任與否,期貨、借貸、投資等都涉及信任問題。第二種是「不確定性」,即諾言的兌現或行為之發生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其間存在一定的風險。第三種是缺乏客觀的根據可以絕對相信。由此可知「信任」是人的一種態度和主觀願望。

從信任的結構上,可以分為人格信任與系統信任。人格信任就是對特定個人的信任,例如家庭、親族、朋友、同業間的信任,也可以說是對熟人的信任。系統信任則指對匿名者組成的制度系統的信任,其中最大的兩個系統是對貨幣和對專家的信任。社會越進步,許多原本是對熟人的信任,會逐漸被制度信任取代;在經濟行為上,就是從對家內成員的信任轉變為對市場的信任。


社會的基礎

人類社會自古就依賴「信任」。中國的《論語》與西方的《聖經》,都非常強調信任。例如,政府與人民之間,講究「民無信不立」,要「取信於民」等等。

表面上信任好像只有社會學家重視,經濟學看似很少談信任或誠信問題,其實是因為一般社會,信任是普遍存在的。當大家不相信銀行時,馬上會發生擠兌;當現代的「信用貨幣」沒信用時,急於出清手中貨幣的行為就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Gary Becker)強調,人的互動(廣義的交易)行為,完全依據他的「預期」。預期的事,就有不確定性,如果人們對市場缺乏信任,就無法進行細緻的分工,結果只好依靠家庭、熟人關係;如果連熟人都不信任,社會就會退回個人自給自足,也就是退回原始生活。因此,信任的降低將成為經濟衰退的過程。反之,由熟人的信任進步到對匿名制度的信任,就是經濟發展的過程。


中國的殺熟

鄭也夫認為,中國大陸的社會,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社會上不但對匿名式的「貨幣借貸」或「專家」等系統,缺乏信任基礎,甚至對熟人的人格信任也發生問題了。他說,今日中國,「殺熟」已成為社會當中司空見慣的現象。

所謂殺熟,意指欺騙熟人,甚至坑殺熟人。產生這種現象的歷史根源,是在中共歷次思想改造運動中,親人、師生、朋友之間相互鬥爭,共產黨黨性自覺不自覺地誘導大範圍的「殺熟」,逐漸地瓦解了社會賴以存在的最基礎的信任結構。

這樣連熟人都不信任的社會,當然更不可能去相信陌生人了。當熟人間的信任日益喪失時,正標示著社會信任降到了最低點。

對於中國信任重建,鄭也夫並不樂觀。因為,中國的現代政治不但沒有建立現代的系統信任(對市場的信任),還摧毀了傳統的人格信任。他說:「一個滅絕了自己傳統精神資源的民族,不可能有光明的前途。」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