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1950年代中,台灣盛行一類刻畫現實社會的台語文藝劇情片;不少電影還取材自當紅、或已成名的台語歌謠,以藉歌打片。而直接以曲名為片名者也大有人在,像1956年就有「雨夜花」及「補破網」兩片先後出爐。
1957年,又有台語名曲「雨中鳥」拍成電影上映,由出身東京帝國影劇學校、人稱「留日權威導演」的邵羅輝執鏡,敘述一段狠心後母凌虐幼女的故事,賺人熱淚,賣座一時。年長一輩看過該片的人,一定印象深刻。
原曲為姚讚福(另一說為林綿隆)所譜,作詞者是陳達儒,描寫一隻飽受風雨摧殘、無巢可歸、竟日哀鳴不絕的孤鳥;詞曲相映爭輝,十分悽楚感人。導演別出心裁,用以比擬受虐孤女的悲慘命運,倒是相當貼切。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身為孤兒,似乎就注定難逃繼母的「魔掌」,受虐絲毫不足為奇。像台諺「春天後母面」一詞,就以春天氣候的陰晴、冷暖不定,來形容晚娘的善變與可怖。至於遠離人群的野鳥,其棲息狀況一向鮮為人知。身陷風雨的孤鳥,像不像孤兒處境?究竟如何自保?可能遭遇何等慘狀?恐怕絕少有人親眼目睹。
然而一切都改變了!現在,最毒的不是後母,而是親生父母心了。根據家扶基金會最新發布資料,台灣十二歲以下的「心創兒」逐年劇增;而分析各類身心傷害,竟然有八成來自親生父母。
還有,遠比「雨中鳥」更悽慘的生態悲劇,也活生生地呈現在國人面前了。五十幾隻世界級的保育鳥類——黑面琵鷺,居然就不明不白地魂斷異鄉,陳屍在台南縣七股的曾文溪口…… 噩耗傳來,耳邊依稀響起雨中鳥字字吐露的哀音,感傷也多了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