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86 期 2002/11/21 -- 2002/11/27 真相
 
戰或不戰 伊拉克移民怎麼說?(上)
茉莉  
 

美國攻打伊拉克風聲日緊,我在瑞典便開始走訪一些伊拉克移民,以瞭解他們對戰爭的看法。

從兩伊戰爭、波灣戰爭到今天,仁慈的瑞典接受了不少從戰火與專制恐怖下逃出來的伊拉克難民。幾年前,薩達姆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困境並做出和解的姿態,開始允許一般流亡者回國探親,因此,大多數伊拉克移民是比較瞭解本國情況的,由於他們都有家庭親屬在國內,他們的看法多少可以代表伊拉克人民。


百分之百的投票率獲連任

去年美國911恐怖事件發生後,我去本市一家黎巴嫩人開的商店買菜,那裏正在慶祝賓拉登恐怖襲擊成功,一群穆斯林年輕人聚集在那裏,歡天喜地大聲喧嘩如過盛大節日。我心裏很悲傷,便忍不住為遭襲擊的美國人說了幾句話,立即被那家商店宣佈為「不受歡迎的顧客」。半年後,我從那家商店路過,那個年輕的穆斯林老闆衝著我笑,有收回前言的意思。相逢一笑泯恩仇,畢竟我不是美國佬,他也不是賓拉登,我們住在中立國的人,還是做生意比較互利。

這一次我做好準備,打算耐住性子聆聽中東難民大罵美國,然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有和我談話的伊拉克人態度都比較謹慎,沒有一個衝著我譴責美國;相反,他們的言辭中甚至有期待戰爭帶來變化的意思,當然,他們對家鄉親友安全的擔憂,也是很明顯的。

一開始我找了一家伊拉克商店,一邊挑選著名的伊拉克蜜棗,一邊磨磨蹭蹭地和老闆搭訕。我談起薩達姆最近以百分之百的票數獲得連任,老闆和我一樣笑得嘴都歪了。因為薩達姆選舉那天居然沒有一個人死亡、生病或因其他事情阻礙而棄權,實在是太好玩了。笑完後,在提到美國攻打伊拉克這個問題時,老闆沈默了下來,只是說,他每年要回國幾次進貨。我明白他是在暗示我,他需要薩達姆政府的回國簽證,因此不便對我這陌生人發表意見。


富庶之地成荒涼恐怖的地獄

於是我想到當年在瑞典語學校同窗的伊拉克人,便找了一家咖啡店,分別邀請那些伊拉克老朋友重敘友情。我找的人中有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經商的商人、原伊拉克電臺的歌手、庫德族女大學生,還有一個親薩達姆政權的人士。

往往一杯咖啡還沒喝完,這些伊拉克朋友就向我推心置腹起來。他們大都敘述他們最近回國的見聞,情緒很是低沈不安。我理解他們的憂愁,他們的家鄉原是盛產石油的富庶之地,現在卻是一個荒涼恐怖的地獄。饑餓、疾病折磨著人們,但統治者仍然在窮兵黷武,不少人因為觀點不同而失蹤,薩達姆根本不需要審判程序就隨意殺人。儘管手持瑞典護照,但這些伊拉克人回國時仍然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薩達姆的警察逮捕。雖然帶著自己在瑞典積蓄的美金回去,但他們仍然不能完全解決家鄉親友的經濟困難。

最令我動容的是那位庫德族女學生托娜的敘述。她告訴我,前幾年她回到伊拉克北部庫德人居住區,當年薩達姆對庫德族使用化學武器,毒殺了五千多人,至今家鄉到處可以看到當年毒殺留下的殘疾人。她回到瑞典後不能忘懷那種悲慘的情景,患了心理症,至今一邊治療一邊上學。 (待續)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