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由於清圳,連帶的也打破了八仙村人的自我藩籬,開始有了接納、分享與共識的觀念…
「我們想在這裡試辦學習農園。」因為清圳工程比預期來得順遂而顯得無比歡欣的廖學堂指著圳旁的一塊平坦農地興奮的說:「這樣就可以為八仙村的農業再造一個新的契機。」已種了地瓜和蔬菜的這塊農地,彷彿也聽懂人語似的在微風吹拂中翻點著翠綠葉片。由於清圳的進行工作,連帶的也打破了八仙村人的自我藩籬,他們現在開始有了接納、分享與共識的觀念,聽說這塊地的地主已同意了學習農園的構思。
「下個禮拜,我們要去桃園和台北參觀有機農業的栽培與管理。」猶如未雨綢繆的廖學堂,在說這話時嘴角泛出了燦爛笑容,祇是在宛似大孩子的笑容中,他也不忘捉狹的補說一句:「我要讓這些沒出過遠門的阿伯阿嬸們被電一下。」
依據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於八十六年度所訂的農作物有機栽培實施準則,對有機農業的簡明定義是:「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或儘量少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之生產方式。」聞名於世的日本MOA將有機農業稱為自然農法(Nature Farming),而美國農業單位是將有機農業另取名為替代性農業(Alternative Agriculture)或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前者除嚴格規定不得使用任何化學物質和化學農藥外,連人糞尿和任何遭受污染之有機資材或未經堆積發酵的禽獸糞都不得使用。後者則於此外,認為在不破壞土壤和生態環境之原則下,一些微量元素和病蟲害防治資材可視實際狀況酌量使用。
我國的農業與先進國家較之,要落後近數十年,在此日新月異的社會脈動轉化中,國人的農作的確有待提昇、改善。八仙村的農業乃至中寮鄉的農業在現時的農村規劃裡,均被鼓勵做休閒式的農作,祇是對於與土地相依了半輩子,且均依傳統農法耕作的鄉人與村民來說,這不啻是一種思想和生活的挑戰。他們墨守成規已久,一旦要脫出窠臼,委實不是件容易之事,如何漸序的輔導應是有關當局與八仙村民要攜手共戮的工作。
往後的農業方式,確然也將考驗著八仙村人的耕作思維。在清圳之後,八仙村的農作是否也能隨著圳水源遠流長,著實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而這樣的課題不應祇轉嫁給篤實樸厚的八仙村民,相關單位實亦應有覺思,自也需有責無旁貸的承擔及做法。
活水裡的大夢
宋時大儒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抒寫下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名句,在八百年後的台灣一隅村落,也有一批村民為著他們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殷殷實實一鋤鋤的挖掘著他們的活水和他們的大夢。
這個夢,這個活水裡的大夢,將讓圳水清清,將讓八仙村的孩童又可在水圳邊嬉玩,這個夢也將讓失去的魚蝦再復鳥鳴更幽,且可讓農人在圳邊清洗農具閒話桑麻,當然這個夢,也會讓廖學堂夢裡的螢火蟲在不久的未來和星星相互輝映在八仙村的夜空中。(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