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袁家的祖籍在貴州修文,是個淵源久遠的官宦世家。
淵源久遠的官宦世家
400多年前袁家的祖上中了武舉,後官至明朝的貴陽守備。自此以降,這個家族代代有功名,鼎盛時期曾連出了三位進士。袁家子弟通過科舉而做官,竟綿延了十八代之久。
清朝末年,我的曾祖父袁照黎中舉,先在貴州某地,後到河南確山當知縣,以後又升任觀察使,負責督辦黃河水利工程。到我爺爺袁祚廙這一輩,科舉考試在1908年被廢除了。雖說生不逢時,但官總還得有人做。
袁家世代官宦,聯姻不乏公卿豪門(我的兩個姑奶奶一個嫁到清朝「盛京將軍」趙爾巽家,一個嫁到軍閥徐世昌家),自有做官的門道。加上爺爺精通文墨,又「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在小站練新軍的時代就進了袁世凱的幕府,不久又捐了一個營口道台的官職,也算是不辱沒祖先了。
清廷傾覆 二次創業
辛亥革命,風雲色變,武昌起義,清廷傾覆。爺爺在道台的太師椅上席未暇暖,就只得挾裹公帑私囊,挂冠而去,躲進了天津的租界。
隨著北洋軍閥攫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爺爺利用他的「原始積累」和與軍閥政客們的關係,開始「二次創業」。他先是搖身一變,成了北洋政府鳳陽鹽關的總監,後來又當上了山東棗莊中興煤礦的董事長和北京(電)報(電)話局的局長,同時還在北京經營房地產和當鋪,開了麵粉廠和油坊,全然不見前朝遺少的頹唐,儼然一個長袖善舞、頗思進取的「官商」(應該說是亦官亦商,不同於直接利用官的職權來經營的「洋務派」、孔宋家族和「官道」這一類官僚資產階級)。
後來外公陳布雷委託當時的北平副市長張伯瑾調查爸爸的來歷,以決定是否應允女兒的婚事。爺爺這些頭銜和家世及朱自清、吳日含、張奚若諸教授的溢美之詞,竟把外公迷惑了,把爸爸這個專和國民政府搗亂的「害群之馬」當成了「端莊青年」並託付了女兒的終身。這是後話。(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