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72 期 2002/8/15 -- 2002/8/21 自然人文
 
台灣音樂界阿信 陳瑞斌
熱力奔放‧揚名國際的鋼琴家
沈芳如  
 

陳瑞斌,是馬可波羅第一位簽約的台灣鋼琴家,曾榮獲18項國際性重要鋼琴大賽獎,並巡迴演出於歐洲、美國、東南亞及兩岸三地,是當今最活躍的華人鋼琴家!


台上自信 台下謙虛

舞台上的陳瑞斌,有著深深吸引人的魅力,快速精準的觸鍵、無與倫比的爆發力,再搭配他渾然忘我的表情、生動豐富的肢體,總能獲得觀眾的滿堂喝采!但是你知道嗎?從幕前走到台後的陳瑞斌,表情帶點害羞,笑容帶著木訥,微微緊握的雙手,還有著一些緊張呢!

好奇地問他,到底哪一種形象,哪一種個性,才是真正的陳瑞斌呢?陳瑞斌想了一會兒,微微地笑說,其實他從來不曾刻意包裝自己,舞台上自信大方的他,緣於他對音樂的熱忱與堅持;舞台下真誠靦腆的他,緣於他對人生一貫的謙虛與自省,不管是哪一種面貌,都是不修飾、不做作、百分之百的陳瑞斌!


揮汗如雨 艱辛耕耘

說起陳瑞斌的故事,似平凡,卻又那麼不平凡!小學時,陳瑞斌參加各種臺灣全省的鋼琴比賽,十三歲便通過了資賦優異兒童測試,因而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小小年紀的他,在飛往奧地利途中,也許有懼怕,也許很想家,但是如赤子般純稚的他,又似乎什麼都不用怕!

在臺灣,由於父親帶給他練琴的壓力,陳瑞斌曾一度很討厭鋼琴,但是到了異域,當自由地徜徉於藝術天地時,他熱愛音樂的細胞不斷地甦醒!因此,在奧地利的第一年,陳瑞斌便迷上了歌劇,一年之間,竟聽了上百場。陳瑞斌沈醉在音樂的饗宴中,是如此地開心,而他對鋼琴的鍾愛,也與日俱增!

終於,陳瑞斌真正喜歡上了鋼琴!但是,為了練琴,他必須忍受在高溫下揮汗如雨彈奏的艱辛、必須割捨吃喝玩樂,甚至還要擔心自己居住在百年的木頭房子中,隨時會有崩塌的危險。外在風光下,有陳瑞斌不為人知的辛苦耕耘,其中的辛酸,又有多少人能夠瞭解呢?


忍受寂寞 涵養心靈

陳瑞斌坦然地笑了:「其實,當個音樂家,就要能夠忍受寂寞,就要能夠寬大胸懷、承受批評呀!」的確,「高處不勝寒,得意需盡歡」,為了追求藝術的境界,為了攀升音樂的巔峰,雖然捨棄童年的嬉戲,放下許多感官上的享樂,但所獲取的卻是心靈更深、更美的感動呢!

不管以後有多少觀眾支持他、喜歡他,陳瑞斌自己對音樂的路始終堅持,不曾改變!也因為對音樂的執著,陳瑞斌更希望台灣在生活富足的今日,能再增更多文化、更多音樂,讓藝術的饗宴,純淨每個臺灣人民的心靈與涵養!這是陳瑞斌的夢想,更是他對臺灣、對世界一份最大的真誠期盼!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