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71 期 2002/8/8 -- 2002/8/14 自然人文
 
快樂志工行
李北秀  
 

美國二十歲年輕市長與台灣青年志工相遇……

行政院青輔會於今年4月26至28日,首次正式與國際青年聯手推動全球青年服務日(Global Youth Service Day 簡稱GYSD ),鼓勵台灣在地活力青年加入志工行列,讓服務成為台灣青年的新文化,讓「青年改變世界」的夢想成真。


志工生涯 增長閱歷

為使人們更加瞭解志工的服務精神及正面性,青輔會特地邀請現年二十歲的美國賓州莫瑟市市長克里斯多福‧波特曼(Christopher Portman),於7月23至30日來台訪問一週。藉由一系列的講座交流,讓台灣青年對志工服務具更宏觀的視野與熱情。

就讀賓州西敏斯特學院一年級的波特曼,自許終生目標是競選美國總統,而擔任市長是他邁開步伐的第一步。半年前在人口約3,000的莫瑟市,波特曼擊敗其他2位候選人,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市長之一。他上任以來,致力於社區、教會和學校共同合作,使莫瑟市成為一個安全、友善的居地。此外,他極力保留維多利亞時代的房子,為維護莫瑟市的歷史特色而努力。

波特曼說他自己一直非常熱心於社區活動,長期投入志工服務,並獲得大家的信任,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他也認為當志工既快樂又有成就感,比如能夠把即將廢棄的公園整頓成良好的休憩環境,能在陪伴老人的過程中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老人也從而感染到年輕人身上的活力。因此,波特曼積極鼓勵莫瑟市青年加入志工行列,參與社區服務,為當地帶來更多資源與活力。


激發自覺 造就青年

志工服務的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已不同於以往。現在的志工服務越來越多樣化,舉凡關心老人、兒童、單親家庭、流浪狗、生態、人文、傳統藝術承傳、學生權力、網咖調查……等有關社會、人文自然的議題都是青年志工所關心的。

青年參與志工服務,對於自我成長有相當的助益,在服務的過程中不僅學習與人溝通、關懷別人,還可以增加閱歷、建立人際網絡、培植領導能力。曾經有社會學家預測,未來美國總統將出身志工,足見青年參加志工服務是人生鍛鍊與成長的好機會。

在7月26日青輔會舉辦的一場優秀青年志工代表座談會上,與會的王芃提到,參加志工服務後,發現自己原來是被需要的,如果願意,自己的生命可以為社會改變,變得更有勇氣、更有能力。有一次在服務活動結束時,一個孩子對她說:「謝謝妳!國家因為妳更有希望,我以後會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從此,王芃謹記在志工服務過程中,自己可能為別人的生命注入希望。

此外,幾位年輕的志工也談到志工服務的困難點,如怎樣讓別人瞭解你的善意,進而願意接受你的幫助,或是如何讓家人和朋友支持自己的志工工作,如何掌握、管理時間等…,大家一致認為這些都需要「溝通」,出自善意及誠意的行動是最有力量的。


改善社會 意義深遠

鑑於青年的創意和夢想無限廣大,年輕人的潛力極待開發,1988年美國Youth Service America(YSA)和 The Campus Outreach Opportunity League(COOL)倡行「國家青年服務日」,表彰青年參與社區服務的重要性,以激發民眾的關注與支持,期能促進網羅青年成為社會資源。爾後,更透過地區、國家和國際組織,實現催化社區進步的青年服務計畫。這是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的緣起。

據調查,美國在連續推動13年的志工服務後,降低了青年吸毒、犯罪的比例。在志願服務的行動中,使青年朝正向發展,有效地塑造良好社區,成為世界更美好的動能。

目前全球有五百多萬青年參與服務活動。我國於今年正式加入推動GYSD聯盟,成為150個參與國與國際組織之一員。

在4月27日GYSD啟動大會上,陳水扁總統提到:年輕朋友如能利用生活中的一點時間做志工,就可改變這個世界。他還談到:一個人花1,000小時來行善是值得尊重的事,但如果有1,000個人各花一小時來做志工,對社會的幫助可以更廣大、更深遠。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