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71 期 2002/8/8 -- 2002/8/14 生活萬象
 
羅斯福路的驚奇──茉莉二手書店
奐穎  
 

小巧古意的飲料吧,伴著清涼的冷氣;淡淡的輕音樂,怡然的流過耳邊;寬敞的空間,排排的書映入眼簾;幾張現代化的桌椅,為站累了的人提供最舒適的休憩;國外的攝影作品,帶來美的視野──這裡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您也許會以為這是哪家大企業為回饋社會大眾,所捐出來的一個小型圖書室。事實上,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二手書店呢!離捷運公館站不到五分鐘的路程,驚訝嗎?



格調變高 書價不變

住在台北市的愛書人,大概都去過光華商場吧!那裏有許多舊書店,賣的書很便宜,只是空間狹小,比鄰的在看什麼電視劇或者在聊什麼天,都不能逃過自己的耳朵,成了一種干擾。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這樣一個購書環境,已經產生了一種不那麼喜愛的心情。

原本在光華商場開舊書店很順利的戴小姐,看到了此一行業洗心革面的需要,於是讓老公一人繼續經營下去,自己則在公館另找到一家適合的店面,致力開創一間平易近人的高格調二手書店!也就是說,書店變高級了,價格可一點都沒有調漲。在這家書店裏,看書、買書保證都是一種享受,真可謂價廉而物美!


家事公益 歡喜兼顧

我問戴小姐,如何平衡收支並取得家人的支持呢?她笑了一笑說,目前的營運還處於虧損狀態,而老公經營的舊書店則是主要的經濟後盾。戴小姐一點也不後悔走上這條路,過去生活平淡,下班後準時回家做家務;現在反過來了,先生與孩子全力配合她的工作,主動分擔了她的家務。不過她也反問自己:「這樣對家人好嗎?」於是,她決定無論工作再忙,也要在晚上八點以前回到家,做一個盡職的好媽媽。她笑道:「我先生比以前更愛我了,整個家庭凝聚了更大的向心力。」

開舊書店,當然歡迎消費者拿舊書來賣,但並非來者不拒。戴小姐中肯地談她的處理方式與態度:「一本剛買的書看完了,如果沒有保存價值,當垃圾丟還得花錢。可是拿到舊書店來賣,如果我認為它具有市場需求性,那麼賣書人不但可以得到很好的回饋,這本書還可以使別人受益,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假使這本書,我覺得並沒有市場需求性,我也會把它收集起來,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拿到紙廠去回收,賣得更好的價錢,捐給公益機構,例如聯合勸募基金會。我現在有間倉庫,可以為消費者做這件以前三坪大小的舊書店做不來的事。」

八月初,書店裏要舉辦一個法國塞那河畔的書展,為期約兩個月。各位看倌,您若不去逛逛就不會知道台灣還有這樣一個好地方喔!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