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71 期 2002/8/8 -- 2002/8/14 論衡【吳惠林隨筆專欄】
 
還是誠信最實在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7月2日接到一封《商業週刊》記者的電子郵件,要求採訪,希望採訪的主題是「正直」。她說靈感來自於去年底的恩龍以及最近的世界通訊事件,因為美國企業向來是全球投資人的主要標的,美金一直以來更維持強勢貨幣地位,但大企業一再爆發問題,連帶波及全球經濟。她於是想探討「美國會計以及審查制度算是相當嚴謹,卻還是發生這些問題,如果企業者不誠實,再多的制度是否有幫助?而台灣企業會比美國企業更誠實嗎?」她進一步想再問:「在全球化之下,人心的正直究竟有多重要?正直的價值何在?」


正直「無價」

這兩個都是好問題。我們知道,美國是資本主義的堡壘,而企業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石,企業的壯大需要自由發展環境是很自然的推理,不過,自由發展環境下的企業,其穩健發展必須有一套能將成本效益準則高度發揮的制度,如此才能將有限的寶貴資源用在刀口上,而這就得依恃企業內部的管理階層與相關稽核人員。依此邏輯,如果稽核人員和管理階層搞鬼,企業的基石就崩塌,無論有多好的管理制度也是白搭。若眾多企業普遍存在此現象,整個社會的基石也就磨蝕了。

無論在什麼體制下的社會,都適用「徒法不足以自行」,也就是說,不同體制的運作效果縱然會有差異,但最後的關鍵還是在於「人」。而複雜的人,終究還是由「心」在主導,所謂的「人者心之器」也早已赤裸裸地點出此精義。那麼,「強制」能否改變人心呢?

在人類歷史上,試圖利用強制手段,逼「人」就範的例子,俯拾即是,最顯著的就是共產體制、法西斯社會和威權體制。即使在民主自由社會,隨處可見的「管理」,以及人造的法令規章,也都有「程度不一」的強制味道。共產社會所採取的泯滅人性手段,如今已被世人唾棄,資本主義社會的利誘懲罰(即胡蘿蔔與棍子)方式,其引發的貪污舞弊醜聞到處充斥,美國知名大企業的醜聞只不過反映出人間最後一塊具「誠信」之地已然淪陷。

連美國都已出現接二連三的醜聞,其他誠信較弱的地區,情況怎可能會好?台灣企業會比美國企業更誠實嗎?由兩本帳的普遍和逃漏稅狀況來看,否定的答案較可能。如今連美國大企業都造假帳,可知人類誠信沈淪程度之一斑。而一連串的爆發,也正是市場競爭力量逼出來的,也是全球化發揮照妖鏡的功能。如果人類再不檢討、反省,將「誠信」倫理早日尋回,交易勢將停頓,人人為近敵,人人自危,彼此猜忌、防患,豈非「無寧日」了嗎?


人心回升才是關鍵

其實,真正的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是要以倫理道德為基石的,而誠信、正直就是最基本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如果會崩跌,人心敗壞沈淪就是主因,而誠信的淪落也的確象徵資本主義文化的基石腐蝕。

有形的制度即使有功效,也是非常有限的!唯有人心回升、喚醒基本誠信美德,實施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社會才能免於沉淪,人類也才能免於毀滅。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