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quire '../adsleft.htm';?>
數位化的趨勢,如排山倒海般銳不可擋,現代人如果搭不上「e化」的潮流,彷彿就真的落伍了。然而,許多人談的都是「企業e化」的規劃與方法,很少人談到「個人e化」。 個人最需要e化的,其實是企業的經營者。可惜「老闆」本身e化的速度是很緩慢的、程度通常是很淺薄的。因為這些高階的經營者或主管往往無法管理自己,通常都交由他們的秘書或者助理來管他們,結果秘書與助理e化最徹底!
要判斷個人是否認同e化,付諸行動,只要看看誰使用數位化的工具來管理自己,就可略知一二了。
數位時代的個人e化要求
什麼是個人e化?這裡想從最基本的、實際的數位化工具的運用著手,避開概念式的陳述。
會用伊媚兒(電子郵件)
在日常企業工作中,最注重電腦的使用技能,所以學習重心往往放在常用軟體的操作。例如,目前微軟(Microsoft)近乎壟斷個人電腦市場,一般對企業上班人員的基本要求是會使用電子郵件(如MS Outlook 或Outlook Express)。所有的活動消息、事務申請、經費、表格、請假單等,甚至包括發牢騷、小道消息都是透過電子郵件傳遞。沒有電子郵件就等於沒有信箱、電話、報紙、收音機、電視一般,也就是斷絕了所有資訊來源!
文書、報表處理
除電子郵件之外,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還包括使用Microsoft word處理文書報告作業,或者是使用Excel執行一些報表統計或試算工作。更進階則必須會使用PowerPoint來製作簡報及計畫報告。
共享網路資源
此外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工作者又被要求會搜尋彙整資料等基本操作,包括使用內部網路(intranet)共享公司內部資訊,以及使用網際網路(inter-net)找資料。沒有這些基本數位化工具軟體操作能力,幾乎很難找到工作,而且要求的水準也在逐漸升高之中!
個人e化——數位化管理工具
除了日常的文書處理、報表統計工作外,某些工作者(尤其是業務導向人員及高階管理者)最常必須處理的其實是行程管理(行事曆管理)以及名片管理(通訊錄管理)。而這些事項,現代的工作者仍然大部分以傳統方式進行,例如大本厚重的萬用記事簿、名片匣等等,因此在大量資料彙整、搜尋時,會顯得有些效能不彰。
我個人目前使用的數位化工具包括:筆記電腦、PDA(個人數位助理)、手機功能PDA。其中筆記電腦為日常工作必備,所有個人與工作所需之工具軟體、資料均儲存其中(當然備分機制是必要的)。隨身攜帶就幾乎擁有所有工具與資料。然而筆記電腦還是稍嫌過重(約2~3公斤),因此另外使用PDA作為筆記電腦之延伸設備。
隨身攜帶一台PDA,至少節省四種工具:計算機、記事本、電子字典、行事曆,機動性變強。具手機功能的PDA,不僅省去同時攜帶兩機之累,更可方便管理業務與親友通訊錄。
PDA對日常工作與生活幫助不少,除了基本的行事曆(行程會議)管理、備忘錄記事、待辦事項、通訊錄電話簿管理、電子書等功能外,還提供多項隨手資訊如:世界時間對照、火車飛機時刻查詢、金錢花費紀錄、單位換算…等。以上是我個人常用的,此外,還有許多資訊可由網路下載或購買。
切忌玩物喪志
總之,數位時代的變化劇烈且快速,而數位時代的經營者與工作者本身e化的速度也要快。本文所介紹的這些工具現在都不貴,而且於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只要把它們(電腦、手機、PDA、網際網路)互相結合串聯運用,並把生活上的資料數位化到這些工具上,就可能發揮驚人的效果。
然而在充分運用這些e化工具的同時,切忌過分追求技術要求與流行。選購與採用某項數位化設備與軟體工具前,必須思考要完成的目的是什麼?設定目標再選用,以完成實體目標任務為目的,切勿「玩物喪志」,為了e化而e化,那就捨本逐末了!
列舉幾項選購產品之原則供參考:
1.設定功能目標與預算:避免一時心動,購置超出需求之設備與軟體。
2.多聽:徵詢有經驗者意見。
3.多看:上網或至賣場觀看貨品與規格。
4.多比較:選定3~5項候選產品,比較功能規格,並上網查看使用者意見回饋,再做決定。
祝大家順利掌控數位工具科技,成為e時代數位工作者!祝福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