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70 期 2002/8/1 -- 2002/8/7 論衡
 
重現台灣社會共同價值
徐正毅  
 

在民國60年威權統治時代,一群有遠見的青年創辦了《大學》雜誌,並做了一次很詳盡的社會力分柝,檢驗台灣社會的優缺點,有助於提供政府和民眾改造發展的方向。

30年後,台灣早已是一個民主國家。因多元意識導向和中國經貿開放所產生的磁吸作用,似乎讓我們迷失了共同奮鬥的方向。尤其別有用心者利用所掌握控的媒體,日日反覆宣傳催化負面現象,往往讓閱聽、收視者心情沈重,以為台灣真的是分崩離析、向下沈淪,毫無指望呢!

其實,當我們仔細觀察,若這些媒體有一段時間不再報導那些政治明星的種種以及立法院的亂象,會發覺我們的日子並非那麼難過,民眾還是安穩勤奮地工作,到了假日還是帶著勁兒到國內外旅遊。一旦發生了不幸的天災人禍時,立即有成千上萬的民眾,不分省籍、不分族群、不分意識型態,從各地自動自發地前來協助,如慈濟功德會、基督教團體以及各種社會團體。

因從事國際性的貿易,接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這些客戶經常往來於台灣南北,他們往往對於台灣人的良善、台灣的生命力讚嘆不已,認為這是台灣富強的基礎。而反觀我們自己,卻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不久前,和幾位社團領導人聚會,回顧30年前《大學》雜誌所做的台灣社會力調查一事。大家發覺30年後的今天,我們必須再做一次台灣的總體檢。我們必須明白台灣在國際間競爭的利基何在?台灣人民最喜歡什麼?最不喜歡什麼?台灣人民為什麼願意在紛紛擾擾的情況下堅守這塊土地?

最後,我們決定以「發現台灣社會共同價值」為主軸,做一次台灣社會力的普查、體檢,並舉辦座談會,對專家學者及廣大民眾徵文,透過辯證、溝通,於異中求同,尋找最大公約數,並以此為基礎,從而發現台灣社會共同的價值。

希望藉此體檢,撥開由政客及不當媒體所製造的黑霧,讓台灣價值重見天日,凝聚台灣民眾的向心力,走出自己的一條光明大道!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