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大家都知道東西還是媽媽給的最好,因此不到迫不得已,任何人都不願也不主張換人工關節。其實許多人並不十分瞭解人工關節,所以常常有些不實的想像以及不必要的擔心,因此希望透過介紹,大家能有一個較具體的認識,在面對關節炎侵犯下有更明智的抉擇。
什麼是人工關節
許多病友一聽到人工關節,就想到自己的關節被切除了,裡面裝上像機器式的假關節在裡面,事實上情形並沒有這麼複雜可怕。各種關節炎到最後都是軟骨受到了破壞,而引起關節疼痛,人工關節就是把壞掉的軟骨削去,套上一層人工的材質的關節面,目前多半使用一面是金屬的,另一面是塑膠的,所以骨頭大部分是保留著,換的只是那個磨擦的關節面。
說起來這麼簡單,實質上要做到在體內能耐壓耐磨、固定牢固、不致癌、不起組織反應等……點點滴滴也是秏盡了無數醫師的心血,還有更偉大的是:病人承受了各種痛苦,配合醫師的構想,接受種種醫療嘗試,為研究發展承受奉獻。能做到像現在這樣安全有效,也是花了一百多年時間才達到的成果。以目前之製造及手術技術,其短中期(十五至二十年)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因此有時看到了必須開刀但是排斥手術的病人,寧可捱著疼痛的關節,過著身心都萎縮的日子,不知在先人的樹蔭下乘涼,也不願享有先人嘔心瀝血換來的果實,讓人看了殊感可惜。
人工關節手術的風險低
為何不願開刀?主要還是一種因不瞭解而產生的恐懼。手術很痛嗎?其實長痛不如短痛,面對問題總是要解決的,何況現代的麻醉技術及止痛劑,讓一般人都能接受得了。手術有危險會失敗成殘嗎?現代人工關節技術已相當成熟,一般手術在一小時內就可完成,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當然它和任何事務(例如吃飯、過馬路、甚至於躺在家裡)一樣,都有潛在的風險在,但是在醫師及醫護人員的專業與細心照顧下,風險算是很低的。
再重建一個無痛好用的關節之後,這是關節的重生,不是讓我們又可縱慾享樂了。重要的是要能痛定思痛,珍愛生命,如果參透生命的真義,那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