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66 期 2002/7/4 -- 2002/7/10 真相
 
三十年對日求償血淚史
鍾飛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台灣人脫離了殖民時代。然而,兵荒馬亂之際,日本據台時發行的數十種債券、馬克、軍用手票、保險、郵便儲金等,卻在一夕間成了廢紙,無從追討。

然而卻有一個不畏權勢與艱難的台灣弱小女子,在毫無奧援下,孤軍奮戰了近三十年,終於為這場悲情的追討,劃下了幾近圓滿的句點。剩下的,就看台灣所有善良的受害者是不是願意站出來,同心要回屬於自己的財產了。


漫漫三十年 一頁辛酸史

民國六十二年,劉火塗先生、李章榮先生及吳振治女士,在其他國家如韓國、琉球等皆已向日本政府追回戰前血債後,決心自行發起〈中華民國台灣省省民對日請求償還委員會〉,向日本政府追討屬於台灣人民的錢財。

在劉、李兩位先生均告辭世後,吳振治女士以一介女流毅然扛起重任,她一心奉獻,將畢生財產(7間房宅及一片土地)變賣來支付所有開銷,單身赴日一搏。

由於好友的引薦,吳女士認識了當時在日本極具地位的國寶級大律師元林義治先生(時年79歲)。為了解事件之始末,元林義治曾來台三次,雙方才正式簽訂委任契約書。民國六十五年,終於向日方法院正式提出訴訟。日方的辯論庭開了近百庭,原以償還日於1967年到期為由,不作任何賠償。然吳女士鎮定穩健的智慧及辯才無礙之有利證詞,令日本法庭各庭長難以招架。日本國會不得不將此塵封已久的血債事件再次搬上國會殿堂,加以正視檢討。終於在民國六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在資料無誤,以及考量日方單邊終止邦交情況下,宣判我方勝訴。國會記錄中甚至言明,若不償債,日本對不起「信義」二字。日方也書面承諾以元林義治大律師名義,授權委任書給吳女士在台灣組社團,全面統一登記紙幣數額及向政府正式申請人民社團,以利台日償還之作業。

然事與願違,在台灣當時不願開罪日本的政治氛圍下,從民國六十三年至九十年申請人民社團的文件幾乎是石沉大海,致使無法到日本去做求償事宜。

直到九十一年四月三十日,在高雄市立委梁牧養與國代鄭新助的大力相助下,社團才由內政部審核通過,並重組改名〈中華民國人民對日求償協會〉,成為全國唯一政府許可,以求償為任務及目的的合法民間社團。


請同胞追回屬於自己的尊嚴

目前擔任協會籌備委員的劉純伶小姐表示,七月十四日預計將召開會員大會,正式展開求償之路。劉小姐認為,日本之所以有戰後的經濟奇蹟,追根起來,與凍結我華人血債七十多年,近上千萬兆的金額不無關係。協會盼各界團體支持與加入,讓此血債得以再次集合力量做個完美結局,使全世界無國界、無心結、無戰爭,永遠和平安康……
〈中華民國人民對日求償協會〉電話:(02)2568-1218,傳真:(02)2567-3142,網址:http://www.compensation-japan.org.tw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