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香港藝人蘇永康及台灣女星安雅在台北夜店疑服食搖頭丸之事,兩人初步雖皆矢口否認,但經警方初驗及複驗後,證實兩人尿液均含有搖頭丸成分。此風波已對兩位藝人生涯造成莫大損失。蘇永康若遭定罪,預料籌備中的東南亞各國演唱會將遭抵制,而安雅所屬的嘉禾公司,也已認真的考慮與其提前解約。
迷幻中的愛與和平
迷幻藥的起源,其實在人類的文明裡有跡可循。據說莎翁曾利用它增加靈感,某些民族也將它作為珍貴的藥物或祭祀品。然而大規模的使用並對社會造成動盪,可以追溯到60年代越戰時期美國的「嬉皮運動」。那時許多反對戰爭的知識青年標榜追求「愛與和平」,主張以頹廢的生活態度對抗文明社會。為了追求愛與和平,「音樂」和「麻醉」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憑藉。於是手抱一把吉他,頹廢的吸食大麻,並在各地作樂流浪,就成為人們對嬉皮的普遍印象。
搖滾樂的推波助瀾
在嬉皮聚集的搖滾樂場合中,樂手們發現麻醉藥品的作用,能夠給聽者帶來無限延伸、時空錯亂的幻覺感,他們稱之為「陶醉」或「狂喜」。在藥劑越來越強烈的結果下,也造成音樂界的重大改變。
在此之前,不論是搖滾樂還是流行歌曲,使音色儘量純淨、接近真實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迷幻搖滾」卻反其道而行,不但不避走音,更以飄忽、混亂、暈眩,甚至刺耳的噪音,營造出另一種立體神秘、虛幻不實的空間。此後為了追求這種效果,電子樂器、合成器,乃至電子舞曲的發展,便越來越熾盛。雖然嬉皮已在潮流中隱逝,追求的「愛與和平」也終成幻象;但此種在電子樂曲中吃食毒品的風氣,卻延續至今。
混亂迷失的下一代
「搖頭丸」是安非他命類的毒品,近年來已經成為e世代藥物濫用的主流。因長期服食而有精神分裂,或是僅食兩顆即暴斃的消息雖時有所聞,青少年仍是趨之若鶩。根據研究,長期吃食搖頭丸不但可能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讓人記憶力減退,變呆,同時研究證明只要吃過一次,就可能造成腦部結構改變,影響注意力及學習力。即使如此,在近日幾次查緝行動中,連警方都對它氾濫成災的地步搖頭嘆息。
不論是60年代初期的大麻,或是現今風靡台灣的搖頭丸,為的都是在一個亂世浮生中尋找安寧樂土。然而人若要有尊嚴的活著,就必須挺身面對痛苦與混亂的世界。麻木的心靈看似有效的隔絕了痛苦,卻不知是將痛苦壓向了更隱晦的內心深處,也使人成了有如喪失靈魂的行屍走肉。如鬼魅般的舞影幢幢,映現了這一代年輕人更深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