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64 期 2002/6/20 -- 2002/6/26 財經專欄
 
低學費的公平性何在?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近來,多元入學方案的「公平性」再次引起輿論的討論和立法委員的關注,有人認為多元入學的過程反而使得學生家庭背景扮演更大的影響力。


社會要求教育公平性

立委們甚至開始連署要求教育部重回過去的聯考制度,以保障入學機會的公平,而與教育部有一番爭議。最後在教育部縮小多元入學的規模,限制多元入學的名額不得高於百分之三十,這一波關於「公平性」的討論才暫時落幕。

但是,多元入學或聯考真的是當前制度中最有「公平性」爭議的問題嗎?其實不然。我國教育體系的基本結構是,在大學階段嚴格管制學校的數量以及學生就讀大學的比例,1980年代大學擴張前只有百分之十,擴張之後最多也只有約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有機會受大學教育。大學教育的管制,造成國、高中階段的激烈競爭,以求進入明星高中與公立大學。多元入學或聯考只是見樹不見林的爭議,其實差別不大,都只是分配少數教育機會的不同方式罷了。


家境好進大學機會多

此外,「低學費」政策和政府對公私立學校補助的大幅差異,更加強了學生競爭進入公立學校以享受較低學費與高品質教育的誘因。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上大學的機率和學生的家庭背景成正相關,父母教育程度和所得較高、父母是公務員以及居住於台北市的學生,都有較高的比例可以考上大學,也有較高的比例可以考上公立大學。

由於研究的需要,我使用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計算了不同所得家庭中,18-23歲人口受大學教育的比例。

大學擴張前的1985年,全體家庭中18-23歲人口上大學的比例是10.4%,所得最高的百分之二十的家庭中,上大學的機率是16.1%,所得最低百分之二十的家庭中,上大學的機率則只有3.4%,相差十二點七個百分點。大學擴張後的1998年,一般家庭中上大學的機率確實增加至24.2%,但是高所得家庭的機率增加至35.3%,低所得家庭的機率則增為16.7%,高、低所得家庭仍然相差十八點六個百分點。


窮學生補貼富裕同學

這樣的結構,產生了大學教育在學費負擔上的特殊景象。家庭背景好的學生,在聯考中(或其他入學方式)有最好的成績,考上公立學校並負擔最少的學費而享有最好的教育品質;家庭背景稍差的學生,考試分數較差,考上私立學校並負擔較多的學費而享有較差的教育品質;至於家庭背景最差的學生,或者國中畢業之後就被分配去念高職而沒有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或者聯考成績最差而沒有機會念大學,雖然大學教育仍然可以增加他的生產力,也只好早早投入職場,賺錢繳稅來補貼當年「會讀書」的同學們上大學。這樣的制度,哪裡公平了?

調高學費可以合理反映教育成本,並可拉平公私立學校間的競爭差距。這樣做,可能會讓低收入家庭子女因負擔不起學費而上不了大學。但是,調高學費和減少對學校補助所節省下來的教育經費,用來補貼就學貸款利息,甚至設立獎學金以保障「三級貧戶當總統」的理想,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