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自1979年中國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大纛下,將鐵幕拉開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跌跌撞撞,近十年來逐漸顯現其「後進國家發展的比較利益」功效,成為全球資金的磁吸之地。不可否認的,在同文同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因素下,台商西進登陸的腳步最早、最快,數量也相對的多,尤其2000年千禧年台灣歷經空前的「政權輪替」之後,恰好台灣經濟也陷入極度的不景氣,又在部分媒體唱衰台灣及頌揚對岸成就的催化下,「登陸風氣」更達空前熱潮。台灣人民,特別是所謂固守本土的人士,對於這些勇於西進者的發展成績如何,應該有高度興趣。
報喜不報憂轉向
多年來雖然陸續有不少台商登陸情況的報導,且好的壞的也所在都有,但近兩年的正面說辭無疑較占上風,尤其被認為較主張自由開放的媒體,往往也被認為存有「報喜不報憂」的傾向,《聯合報》就通常被歸為此類。5月21日該報的兩岸港澳版面卻以顯著篇幅作「西進悲曲」的報導,記者以「落拓台商在大陸流浪」為粗黑標題,報導廣東、上海一些生意失敗的台商,「三餐不繼、無顏返鄉」,成為當地的「台流」 (台灣盲流),他們一路從台灣到大陸,在大陸各地流浪。
報導中引述一位大陸官員的說法:「除非是受聘或認識人,否則台灣人隻身到大陸,要在台資企業找工作並不容易,要到大陸企業找工作更難。」另一位大陸官員也說,很多台商在上海生活過得並不好,而且個案愈來愈多。東莞的一位台商表示遇到台流時,「大家心裡都不好過,可是說接濟也無法接濟,所以當他們出現時,大家心裡都有數,也不會說破。唉!台商在大陸,真的壓力很大。」
悲憫落魄的台灣客
連《聯合報》也顯著報導這種悲曲,似乎可以推知情境的悲悽之一斑!這般情況在台灣其實也並不陌生,但那是1950年和60年代,由台灣農村到城市找頭路者所經歷的情境,不但見諸書籍,更是電視劇的取之不盡題材,而為人琅琅上口的台灣流行歌謠也不乏生動描述出外人辛苦打拼的酸甜苦辣,如〈燒肉粽〉、〈田庄兄哥〉、〈孤女的願望〉等等。
其場景的令人悲憫並不輸於當前西進失敗致落魄的台商,而當時的出外人大都是孤軍奮戰、無依無靠,不像今日的台商還有一些成功的同鄉可作暫時依靠。不過,今日夢想西進發財的台商,卻面臨著較當時台灣由農村赴都市討生活者嚴苛許多的複雜環境。
務實謹慎保守不是壞事
一來中國人口眾多,起初是需要外來資金、技術的配合,投資成本不低而市場風險也大;二來即便短暫的投資成功,相對地中國的人力也培育完成,會出現像當初台灣中小企業者在台灣取代日本投資者的場景;三來中國人工相對便宜,當習得一技之長後,甚至會充分取代外來的技術人員!香港人在1990年代的經驗可作明證。連技術人員都遭遇此下場,遑論無技術基層人力!
對照該則西進悲曲的報導,也印證這樣的說法,而此情此景其實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所以,有志於出鄉關打拼者,盼能以務實態度為之,千萬別作浪漫發財夢,更不要天真的聽信別人的動人說詞,「謹慎保守」並非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