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讀者來函 → →
貴報59期「讓他三尺又何妨?」作者引用出處可能有誤,茲摘錄孫震文章片段給貴報參考,如下: 傅斯年的故鄉聊城懷古之一 【2002-01-01/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傅斯年紀念館的左側有一條巷道,就是有名的「六尺巷」,也叫「仁義巷」。「六尺巷」的故事我多次讀到,可是沒注意是發生在山東聊城,更未聽過發生在傅家。說是在傅以漸的時代,家鄉的子弟為了砌牆和鄰居爭執不下,雙方都有人在朝為官,也都寫信向京中求助。傅以漸先生的回信說: 千里修書為堵牆, 讓他三尺有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傅家的子弟獲書向後退讓三尺,對方感動,也退後三尺,於是讓出一條寬敞的巷道。(讀者:王震宇)
本報編輯部回覆
本報編輯上網查詢,發現「讓他三尺又何妨?」出處有多種版本,大多指出於清朝聞人(名臣、文人)的家書。除了如前函中所言,出現於名臣傅以漸的信函之外,有一種說法是曾國藩在給弟弟曾國潢的信中,附上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也有說是其子張廷玉)寫的這首詩,因而平息了家鄉的一樁土地糾紛。還有一說是鄭板橋給弟弟回信時做了這首詩。
本報也向文史學者查證,他們提出《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以及《中國詩詞名句析賞辭典》(呂自揚著,河畔出版社出版)中一篇內容相似、由明朝林瀚所作名為「誡子弟」的詩: 何事紛爭一角牆, 讓他幾尺也無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或許,這首詩是清朝所傳各種版本「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中所引詩作的來源,至於是否還有更早的源頭呢?且留待有興趣者繼續考證了。不過,就如本報財經園地作者劉孟奇所言,不管原作者是誰,這應該是以前權貴人家用來約束子弟非常重要的家訓--讓他三尺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