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雨量豐沛的寶島,北部地區正面臨嚴重水荒,限水步步趨緊,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報記者專題報導】由於旱象越演越烈,再加上眾所寄望的第一波梅雨峰面,並未能給嗷嗷待哺的翡翠、石門水庫「解渴」,因此仰賴兩水庫供水的北市、桃園地區,在二十日不約而同的公布新的限水計畫。
台北市政府最快將在二十八日推動新的「每七天停水二天」的更嚴格措施,全市分三區,各區輪流停水日分別為星期一、四,星期二、五,以及星期三、六,星期天則全市供水。
供水吃緊的板新、桃園地區,經濟部水利署也擬妥三大緊急應變措施,包括:石門水庫呆水位以下備用水量的引取利用;清洗位於非地下水管制區的地下水井、加以試車,並發包頭前溪與後龍溪新井開鑿工程;以及調度北部地區可利用水源支援。
當自來水不再「自來」後,潛藏的問題開始浮出檯面。首先,民眾赫然發現台灣自來水漏水率世界第一,是日本的3.5倍!且年平均自來水管線汰換率僅0.99%,101年才能全面更新。令人驚奇的是,首善之區的台北市,自來水漏水率高達48%,為全國第一高,而全市6000公里的水管管線三年多來僅汰換172公里。水價太低不僅造成民眾浪費用水,而且間接使自來水公司無力更換管線。
台灣雨量充沛,又有許多世界級的多目標水庫,卻無法倖免於水資源匱乏之慮,自然環境遭人為破壞也是原因之一。因而,年平均雨量雖然有2500公釐,但大部份蒸發掉或流入大海,實際能使用的還不到四分之一(600公釐),致使多目標水庫無論在防洪或水資源涵養上,皆無法到達預期之效果。
如果此番缺水之苦,能讓政府民眾深自反省,將弊端一一導正,或許將是不幸中的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