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59 期 2020/2/5 -- 2002/5/24 論衡【大陸現場專欄】
 
中國大陸的旱象緣由
田君美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研究員兼所長
 

台灣刻正被缺水所苦,對岸中國也旱情頻傳。根據中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的訊息顯示,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大陸的農作物受旱和缺水面積多達3.19億畝,大陸的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旱情嚴重。事實上自去年入冬以來,大陸大部分地區即出現暖冬現象,氣溫持續偏高、降雨偏少,致使農田土壤失水加劇,水利工程蓄水普遍不足,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的問題。北京市在今年頭三個月幾乎沒有下雨,總降水量不足三公釐,只有正常年份同期的五分之一,足見旱象之嚴重。

這兩年大陸之所以出現旱象,可歸結為長期以來大陸自然生態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加上水利失修和天氣異常等因素所造成的。大陸大多數地區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高溫多雨,對農作物生長有利。但因降水的地區和季節分佈不均,年年變化很大,因此,常常發生乾旱、雨澇、低溫等氣象災害。人類科技的進步,使得農業依賴自然的程度稍減,但仍難擺脫對自然的依賴與束縛,相對於自然災害的威脅,人類所能控制的是相當有限。但是,如果有完善的防衛措施,則可將災害程度減至最低。


長期生態破壞是旱象主要成因

植樹造林、涵養水源及水土保持,是預防自然災害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然而,由於過去大陸天災人禍頻仍,加上人口不斷增加,使得自然環境遭到大規模破壞。1958年的大躍進,千百萬棵大樹被砍伐,做為煉鋼的柴薪。1960年代的「以糧為綱」,導致夷林種田、圍湖造田的普遍現象。再加上錯誤的人口政策,使人口暴增,為求糧食及生活用柴,大規模毀林闢荒。1960年代,全大陸的森林覆蓋率約為18%,然1980年代以來,森林覆蓋率已降至12~13%之間,僅及世界平均水準的54%,由於森林資源大幅減少,分佈又不均,更加劇生態環境惡化。在先天條件不佳、後天設施補救失調的情況下,又遇到今年的異常天候,旱象自然難免。

證諸過去二十年之經驗,中國大陸每年農作物受災面積在3,188~5,547萬公頃之間,約佔大陸耕地面積的30%左右,其中水災的受災面積在285~2,460萬公頃之間,旱災受災面積則在1,424~4,054萬公頃之間,其他為低溫、冰雹災害,由此可見多年來大陸早已深受旱災所苦。過去影響的層面主要在農作物的收成,但隨著經濟發展層次的提高,此次受災層面更擴及工業生產與民生用水,中共當局若不重視環保問題,日後的旱象將更嚴重。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