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到英國倫敦旅行,除了參觀倫敦大橋、大笨鐘、西敏寺、古堡之外,到著名的杜莎夫人(Madame Tussaud's)蠟像館欣賞栩栩如生的名人蠟像,也是倫敦相當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設立於1835年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經過200多年變遷,至今每年的參觀人數超過250萬人次,目前在阿姆斯特丹、洛杉磯、紐約、香港等大都市也都設有分館。杜莎夫人蠟像館製作出來的蠟像作品維妙維肖,無論表情和神態,和真人幾乎一模一樣,靠近蠟像一看,甚至毛細孔及血管都像真人,令人嘆為觀止。
具有國際水準的蠟像
蠟像是怎樣造出來的呢?在為真人量身取樣的過程中,雕塑師除了進行精細的量度,還要觀察名人的性格和特徵,造像時才能更準確地捕捉其神韻。
在製作過程中,雕塑師需找尋類似髮質的真人頭髮,用手一絲一絲地植入蠟像頭顱,至於著色,則是替蠟像面部塗上油彩,使皮膚呈現一種半透明像真人的質感。每尊蠟像的製作過程約需六個月。
杜莎夫人蠟像館內群英雲集,參觀者可在館內近距離接觸銀幕巨星、體壇精英及政壇上叱吒一時的人物,並與他們拍照留念。在倫敦展館內,您可以看見亨利六世、英國女皇等皇室成員及藝術家畢卡索、首相邱吉爾、歌手貓王、影星阿諾…等,每一尊蠟像都栩栩如生,蠟像高度、身形甚至疤痕皺紋都完全參照真人仿製。
由於蠟像的製作水準高超、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嚴謹,再加上經常推出新的名人蠟像,令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享譽全球而歷久不衰。
蠟像高手 從瑪麗到杜莎夫人的傳奇
一生充滿傳奇的蠟像製作者杜莎夫人,本名瑪麗.格勞舒茨(Marie Grosholtz),生於1761年。由於父親在法國普魯士戰役陣亡,年紀輕輕的她便跟隨對蠟像製作頗有才華的醫生菲力.柯提斯(Philippe Curtius)學藝。
當柯提斯醫生於1770年在巴黎創辦第一間蠟像館時,向當時的名人推薦17歲的瑪麗,讓她為著名的劇作家及哲學家伏爾泰(Francois Voltaire)製作塑像,後來又為美國駐巴黎大使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造像。現在,這兩尊蠟像仍在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展出。
才華洋溢的瑪麗在巴黎為柯提斯醫生的蠟像館所作的塑像,得到的空前成功,獲得法王路易十六及瑪莉皇后的肯定,邀請到凡爾賽宮,負責路易十六皇妹的藝術教育共9年。後來震驚歐洲的法國大革命在巴黎爆發,瑪麗因為過去與皇室關係密切而被牽連入罪,與母親一起被拘押囚禁,並且和後來成為皇后的約瑟芬(Josephine)同囚一獄中。當時情勢危急,各人都已被剃髮,準備被押上斷頭台受刑,幸好在千鈞一髮之際,瑪麗得人相救,倖免於難。獲釋後,瑪麗的勇氣即受到考驗,她被迫為死去的皇室也是昔日僱主路易十六、瑪莉皇后及其他宮廷好友製作死亡面具。部份面具保存至今,並在倫敦總館內展出。
1795年瑪麗嫁給法國人佛朗西斯科.杜莎,但由於當時法國經濟不景氣,富冒險精神的杜莎夫人,決定為她的展品作巡迴展出。在往後的33年中,杜莎夫人足蹟遍及各地,向人們展示她的蠟像作品。當時電視機尚未出現,人們藉由這種方式得以一睹自己仰慕的名人風采。杜莎夫人於1835年在倫敦設立永久展館,並於1884年遷至現址的瑪麗萊博恩路(Marylebone Road)。
享年89歲的杜莎夫人是一位堅強剛毅、不屈不撓的女性,一生經歷動盪的歲月,仍能充份表露出藝術家和事業女性的本色。目前蠟像館由杜莎夫人的家族經營管理,是倫敦的旅遊熱門點,經常可以看到參觀的人潮大排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