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51 期 2002/3/23 -- 2002/3/29 財經專欄
 
自由放任的道德基礎
劉孟奇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自從亞當‧史密斯的巨著《原富論》於1776年出版之後,二百多年來,他所鼓吹的自由放任政策一直是經濟學的主流意見。一般而言,經濟學家主張我們應當尊重競爭市場中個人的自由選擇,讓市場達成調和私利與公益的目的;而對於政府的干預與管制政策,通常抱持著相當懷疑的態度。


自由放任並非隨心所欲

但是「自由放任」也是經濟學中最容易引起誤解的見解,特別是如果我們將自由放任解釋成「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是否自由放任意味著經濟學家心目中的烏托邦就是一個麻木不仁的社會?是否經濟學家的主張就是我們無須擔心詐欺矇騙、暴力犯罪、藥物濫用、青少年輟學、竭澤而漁的生態災難,而只需要靜待市場機能解決一切?

我相信亞當‧史密斯不會同意這種對於自由放任的詮釋,因為他並未主張只要讓每個人隨心所欲,就能達到個人私利與社會公益和諧共處的境界。在他的完整道德哲學體系中,他所試圖說明的是:在一定的道德基礎之上,讓個人基於自利心的行為透過市場進行互動,可以達到彼此互蒙其利的結果。

雖然亞當‧史密斯強調「人對於自身利害得失的強烈關注」是人性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他並未主張這是人性的唯一面向。對他而言,人性中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面向。第一是我們會有設身處地、對別人的快樂與不幸感同身受的能力,這種同理心的能力讓我們有基本的「不忍人之心」,也讓我們有「行善」與遵奉「正義」的動機。其次則是我們能夠判斷「長期而言,什麼能夠增進自己的幸福」,這意味著人具有「謹慎」的特質,能夠理智考量行為的長期後果與自我節制。


正義與謹慎是基本美德

對於亞當‧史密斯而言,「正義」是最基本的「對他人的道德」,「謹慎」則是非常重要的「對自己的道德」,而在一個成熟的社會中,這兩者是相當普遍的美德。亞當‧史密斯以及許多經濟學家所懷疑的是,相較於前兩者,「主動行善」是否會是社會中一項足夠豐富的資源?

亞當‧史密斯並不否認人有主動行善的高貴性向,但是他很務實的判斷,常人社會的運作很難依靠這種非常稀少的資源。相對於此,人的自利心則是豐富的資源。亞當‧史密斯的洞見是:只要社會中的個人具有充分的「正義」與「謹慎」的美德,自利心可以成為能夠增進彼此福利的有用資源。

經濟學家對於自由放任政策的偏好並不意味著「做什麼都行」。如果一個社會無法尊重私有財產、自願交換、非暴力與公平競爭的原則,那麼人的自利心可能造成一個怵目驚心的弱肉強食世界。人類歷史中曾有奴隸「市場」,而對奴隸而言,奴隸商人與奴隸主的自利心是可怖的。如果個人無法理智的衡量自己的長期利益,沒有自我節制的能力,那麼人的自利心可能是自我毀滅的,正如我們可以藉由毒品「市場」來摧毀自己。

「正義」與「謹慎」的道德不是裝飾品,而是溝通市場經濟與個人福利的必經之路。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