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51 期 2002/3/23 -- 2002/3/29 論衡【大紀元論壇專欄】
 
欣見湯曜明部長成功訪美
大紀元  
 

國防部長湯曜明應美台商會邀請赴美,在2002年3月美台防禦高峰會中發表演講,並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佛維茨會談。雖然雙邊官方保持低調,但此行的意義卻相當重大,值得重視。

自從1979年台美斷交以後,台美間軍事上的高層互動關係即告中斷,在「一個中國」框架下的台美關係也變得晦暗不明。199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又在上海簽署「對台三不」公報,更為動盪不安的台灣局勢投下不利的陰影。而這次湯曜明成功的訪問美國,不僅使得23年來兩國軍事高層無法直接互動的狀況就此終結,而且代表布希政府在改善與台灣軍事關係上似抱持更開放的態度。

過去一向主張美國對台灣應持「戰略模糊」的伍佛維茨,希望兩岸能透過對話解決歧見,並進行「和平交往」。認為美國不應把台灣視為美中發展關係的「障礙」,而是一種「機會」。在美中台三方敏感關係上,美國在國家及經濟利益的考量下,對兩岸政策最近雖然採取較向台灣傾斜的態度,不過「如何穩定台海情勢」仍是彼此最關切的議題。

基於此一共識,湯曜明在赴美前就曾公開宣示,國軍全力配合政府與中國談判,並「伸出友誼的手」致力軍事透明化,努力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在美國與伍佛維茨等官員會談時也強調,台北當局會致力穩定兩岸關係,保證不會對中共採取任何挑釁的動作。

儘管美方「評估」中國近年積極軍事現代化,並針對台灣部署軍力,而一再提醒台灣及早提升戰力,但是台北方面為避免掉進軍備競賽的陷阱,態度卻一直保守審慎。而對有關的軍事採購與部署,也以防禦自衛為主要考量。

蓋因兩岸一旦走上軍備競賽的路,不但台灣要面對沈重的軍費壓力,而且也會影響社會安定。萬一擦槍走火,對兩岸和平及區域安定乃至世界經濟,都不利。

台美雖然是盟邦老友,但是台灣的路卻仍然要自己走,問題也是要靠自己解決。故而湯曜明部長這次美國之行,宣示意義似乎大於實質意義。未來兩岸仍要走上和平談判的路,唯有及早重回談判桌,才能有效化解雙方的歧見,讓台海情勢在穩定中發展。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