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47 期 2002/2/25 -- 2002/3/3 自然人文
 
元宵節的起源
陳竹月  
 

根據古籍考證,元宵由來有三種可能。一為崇尚陰陽之說的漢武帝,他特別重視農曆正月十五祭祀天帝的活動,因此這天晚上宮中燈火徹夜明亮。於是上行下效,民間也舉燈共襄盛舉。

另一種說法,是與民間道教供奉「三官」神有關。這三官對人用處大了:天官賜福與人,地官赦免罪業,水官消危解困。天官生日在農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的由來,又稱「上元節」。地官生日在農曆七月十五,於是「中元普渡」成為國人年年關注的節日。至於農曆十月十五日的水官生日,稱為「下元節」,至今知道的人已經少了。
這三官喜好也各不相同:天官好聽音樂,地官喜歡人群,水官鍾愛燈火。古人在「三元節」時特意投其所好,以樂、燈、人大大慶祝一番,流傳至今。此種管弦不輟、花燈人潮熙攘的盛況,今人仍不遑多讓。

第三種說法,與東漢倡佛法有關。東漢明帝時,派蔡愔、秦景到天竺(即今印度)尋求佛法。歸國後,明帝十分高興,親自出宮恭迎與弘法,不料引起道教的強烈反對。於是佛道兩家約在正月十五日公開鬥法,變幻神通,結果佛家勝利。

從此之後,明帝下令不論平民或貴族,都要在這一天張燈結綵,以示對佛法的尊崇,節典喜慶流衍至今。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