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47 期 2002/2/25 -- 2002/3/3 文明探索
 
拂衣向仙路
任欣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歷史總是重複著和平與戰亂的循環,但人類好像永遠無法記取慘痛的教訓,從生到死,朝代更迭,紛擾爭執似乎永不停息。然而,只有面對廣大遼闊的宇宙與時空,人類才會慨歎自身的渺小和人生的無常。日月永駐、時光再來的夢想,永遠是人類無法觸及的渴望。詩人藉由文字抒發弔古憶昔的惆悵,也給予芸芸眾生對於人生所為何來,人又為何而生的省思。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漁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當孟浩然登上峴山時,所引發的便是這樣一種思緒。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就算是及時行樂也對抗不了由生、老、病、死所支配的人間鐵律。不過,在無奈面對人生百態之際,是否存在任何擺脫生死輪迴的大道?


釋子談經處 軒臣刻字留
故台遺老識 殘簡聖君求
~上官婉兒.駕幸三會寺應制


從一代才女上官婉兒的詩中,也能夠看出即使是身居高位的君王或大臣,對於古代的修煉經典也是十分重視與珍惜。成佛得道的概念自古有之,在民風純樸的古代也是人人嚮往的目標。我們從李白的詩句裡面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杜甫曾形容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或許,這就是對李白詩中所體現出的高超修煉境界的一種讚美吧!


余嘗學道窮冥筌 夢中往往遊仙山
何當脫屣謝時去 壺中別有日月天
~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


除了以上的夢仙詩之外,李白更在其詩《靈墟山》中言道:「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雲去。」煉丹求道,跳脫世外,不正是許多為紅塵俗事所苦的人們所追尋的境界嗎?人哪,掉落人間就像墜入不見五指的五里霧中,早已忘卻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修煉。李白將返本歸真的修煉內涵灌注於他的經典詩作裡,也許藉由意境的傳遞,能夠使人們再次回想起心中那點修煉的意識吧!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