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43 期 2002/1/28 -- 2002/2/3 財經專欄【經濟講義專欄】
 
股票不是東西?(上)
張清溪  台大經濟系教授
 

有些學生選修經濟學的動機,是期望經濟學能夠教他如何買賣股票賺錢 ;若非如此,至少認為經濟學會分析股票行情 。當他從多數經濟學入門教科書裡找不到有關股票的章節,甚至在「索引」裡,都找不到「股票」這個名詞時,可能會跌破眼鏡,得到「這真是個不食人間煙火,象牙塔裡的學問」的結論。當聽到有人質疑「股票不是東西」,而且是在「經濟講義」這樣的專欄裡推出時,不知會怎麼想?大概會說:開玩笑,這是哪門子的經濟學?

■股市投機性強

入門的經濟學教科書,通常不講股票行情。為什麼?有兩個原因: 一是股價很難預測,一是股價不重要。
股價很難預測,為什麼?簡單說,是它的投機性太強;或說,(現在的)股價受預期價格(未來的股價)影響太深。這樣不但使股價難以預測,有時甚至無法預測。理由是,若今天的股價受明天的預測股價影響太深,則明天的預測會在今天立刻實現;而今天的股價也會影響明天,今天又已經變了,那明天的股價在哪裡呢?

為什麼股價容易受預期影響呢?買股票的利益有二:一是年終的股利分紅;二是股票買賣的價差。股利分紅決定於公司的盈虧,公司賺錢就有股利,賺得越多股利越高;這部份不會在短期內大起大落,而且在預測上至少是有方向可循的。

價差(股票買入價格與賣出價格的差額)原則上也決定於股利的高低,因為股價是股利的「資本化」。什麼叫資本化呢?如果利率是年利10%,則一年可獲100元的「東西」,它就值1,000元,因為一千元的本金,一年可以生息一百元。這一千元(本金)就是一百元(利得)的資本化價值。(如果年利是5%,則年獲100元的東西就值2,000元了;因此央行降息通常會抬高股價。)到此為止,股價仍說是可以預測的,因為它(股利與股票價差)都決定於公司盈虧,而盈虧是有跡可循的。

■股價預測力弱

股價會難以預測,起因於它很容易在短期內分割買賣(買賣的交易成本低),所以今日價格會受明日預期價格影響。簡單說,如果我知道某個股票明天會上漲,那我今天先買入,明天賣出就可以賺到那個價差;且因買賣成本低處理快(比較一下買賣房地產就知道了),稍為有一點價差就讓我有賺頭。如果大家都這樣想,今天買入的人多了(需求增加),今天的價格就上漲了(不必等到明天),而且可能大漲。反之,股價也會在一夕間大跌;紐約股市在1987年有一個黑色星期一(10月19日),那一天股價就跌了20%以上。為什麼呢?因為很多買賣股票的專業基金都用差不多相同的預測模式,大家都同時預測股價要下跌,於是有志一同地把股票倒進市場,結果可想而知,真的惡夢成真!

預期對股市的影響尚不止此。一般人看到今天股價漲了,就想明天還要再漲;既然要漲,就要趕快買呀;如此,買氣旺,價格真的就漲了。反之,如果股價跌,就想可能再跌,……。如此,股市的風吹草動,會引發連串的追高殺低,而任何預期都可能立刻實現,致使股價無法捉摸,預測難如登天。

經濟學就因為股價難以預測就不講嗎?是,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就是它其實並不重要。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回分解。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