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許多關心教改的人,非常在意中學生沉重的升 學壓力,因此將教改與紓解升學競爭緊緊地連結在一起。一看到教改中的多元入學方案和自己子女依然沉重的壓力同時存在,自然就得到教改全盤失敗的結論,而有不如「回到從前」之嘆。
公私立大學不公平競爭
其實,討論教改的成敗至少應該將多元入學與開放新設大學分開討論。多元入學只是改變了稀少機會的分配方法,它之所以未能達到「想像」的效果,正是由於大學機會仍然不夠開放,以及既有公私立大學間學費與政府補貼的結構差異並未改變所致。多元入學方案,為什麼反讓有機會參與的高中生覺得壓力加重呢?這主要是因為高中生不止在競爭入學機會,更在競爭進入國立大學和所謂「明星大學」的機會,因為國立大學有較好的聲譽,較好的師資與設備,以及較便宜的學費。
在這個所謂「低學費」結構下,政府每年補貼公立學校每個學生約二十萬的教育經費,私立學校則只有兩萬元。換言之,若以現行學費公立學校每年約四萬,私立學校約十萬計算,考上公立學校者可獲得品質每年值二十四萬的教育,付較高學費的私校生反而只得到品質值十二萬的教育。財富重分配的效果是,考上公立大學者四年可獲補貼八十萬元,私立大學則只可獲八萬元補貼,而更大多數沒能上大學者,就只好負責繳稅補貼別人了。
此外,研究顯示,聯考成績高的考生家庭背景也較好,致「低學費」政策成為窮人補貼富人的制度。有趣的是,支持現行低學費政策、反對調高學費最有力的,卻是自稱「工農子弟」團體。
低學費政策有利家境良好者
這樣的學費與政府補貼結構,使就讀公私立大學所分得的資源和學費成本有相當的不同。依考試成績分發的大學聯考,造就了各校所篩選到學生的差異,並進一步決定各校聲譽排名,也當然使考生在目前多元入學制度下,考生仍然要竭盡所能去符合所有「好」科系的要求,壓力當然沉重了。
因此,只要這樣的結構一日不改,不管入學方式如何變,人們仍會從升高中開始便戰戰兢兢,努力進入明星高中,並「充實」各種有利的資格與條件,壓力不會減。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停止這套「低學費」的補貼制度,讓大學自主決定學費,減少教育部對學校的補助與管理。教育部可以將節省下來的補助經費,用在設立獎學金或補貼低收入家庭學生就學貸款的利息上。如此,就讀各個學校的成本效益不合理差距或可縮小,配合大學設立的自由化,升學壓力才有真正解決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