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41 期 2002/1/14 -- 2002/1/20 財經專欄【財經書園專欄】
 
獨創勇氣與道德熱情
「楊小凱經濟學文集」書評(上)
劉孟奇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作 者:楊小凱
書 名:楊小凱經濟學文集書評
出 版:翰蘆圖書出版



楊小凱教授是一位相當有名的傑出華人經濟學家,在這本文集的作者簡介中提及「他不但與台灣同事有合作研究,還協助台灣的大學培訓博士生」,筆者正是他所培訓出來的「台灣大學博士生」之一。本書中的不少文章,寫作時正好也是我在澳洲與博士論文奮鬥的時候。

楊小凱教授是個非常喜歡與他的論文指導學生討論(甚至爭辯)問題的老師,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文集中的許多熟悉觀點時,總是不自覺地想起當時討論時的一些有趣情景。


傳奇生命經驗

楊小凱教授是個非常有使命感的人,他的使命感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是他試圖用嚴謹的數理經濟方法,重新包裝與復興古典經濟學家關於專業化與社會分工網路的深刻理論;第二是他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制度與發展前途的關心。這當然和他個人的傳奇生命經驗有關。

他在文化大革命時因為寫了一篇〈中國向何處去〉被毛澤東、康生點名批判,以致被判刑十年。十年刑滿後,他先根據在牢中自修的經濟學與數學考入中國科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兩年後在鄒至莊教授的幫助下考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我所認識的楊小凱教授,不只頭腦敏銳,生命能量更是巨大到驚人的地步。擁有這種才能與能量的人,當然不可能對於如此曲折與波瀾起伏的生命歷程沉默無言。

如果細讀這一本文集,我們會發現一位受過西方最好經濟學訓練的出色經濟學家楊小凱,他仍然在試圖回答當年那位憤怒的無政府主義青年楊曦光(他的本名,楊小凱是乳名,因為出獄後用本名找不到工作,乃改用楊小凱)所提出的問題:中國往何處去?


蛻變成為制度改革者

但是隨著生命經驗的歷練,隨著學術紀律的淬礪,隨著知識的淵博與成熟,我們不只看到他的觀點隨著反思與沉澱,成為一個高度重視憲政傳統與公正遊戲規則的制度改革者,我們還看到他從人性、經濟制度、社會變遷、歷史發展的寬廣視野來重新詮釋「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

當我們隨著他的文章,重新審視這個在他的智識工作中以不同的旋律反覆出現的主題時,我們所感覺到的不是盲目的民族主義激情,而是被他對於人類社會與歷史的洞見所啟發,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因為他所描繪的願景而神往,但是在此同時,我們對於過去的理解也得到先前未有的豐富。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