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40 期 2002/1/7 -- 2002/1/13 論衡
 
腐蝕人心的資訊
陳松齡  
 

前天中午,服務實習的中學忽然展開一場安全檢查,午休時清出教室,以措手不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突擊臨檢,竟然搜出不少色情光碟,令不少教師咋舌不已,大嘆學生:「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當前全台正萬眾矚目的璩美鳳光碟事件高潮起伏,明爭暗鬥的八卦似連續劇般充斥四處、媒體一窩蜂的競相報導,青少年想不受到影響也難。而在此一事件之前,針孔偷拍案件早已氾濫成災。若非璩為政壇知名人士,恐怕媒體還不屑報導呢。

在逐臭之夫遍野、鑽營唯利是圖的風氣裡,人人痛苦,空虛難安。清醒者幾希?於是只要能暫時麻痺我們心智的事物就趨之若鶩。年關將近,台灣上網算命的人數暴增,估計所耗金額竟達數億,顯示大家將對未來的茫然與恐懼,寄託在「最便利」卻「最缺乏理性」的方法上。為了逃避現實,聲光刺激、血腥暴力皆來者不拒。根據統計,美國在網路上的空泛對話如果出版,一天抵得上50萬本書的字數。然而這麼龐大的資訊絕大多數都是無意義的垃圾。人們叨叨絮絮地懸浮在虛擬空間中,將自己的生命浪擲其間,如泡沫般載浮載沉也毫不吝惜。

西方選舉的論述中,發現近代民主政治的道德標準遠遠不如貴族統治時代。這種倒退的現象,是因為要在短時間內激起群眾熱情、獲得選民支持最迅捷的方式,就是抹黑與攻擊。於是每到選舉期間,或黑函四飛,或叩首下跪,種種不堪入目、有節之士所不為的技倆一齊出籠,以激情玩弄選民於股掌之中。此人當選後如何超脫各種利益衝突,不負「為民喉舌」的高志,實在令人懷疑。無怪同事討論璩之事件時,一人嘆說此若發生在大選之前,善以哀兵之姿造勢,料必當選無疑。聯想起前幾年的黃義交緋聞,男主角在醜聞爆發不久迅即當選民意代表,此言確實不虛。廉潔耿介的人受排擠,惡名昭彰的反倒被支持,這個世界的理真是反了。

當知識「載道」意義喪失,「營利」目的大於一切時,資訊遂成了一種即時、短暫的消費型態。刺激的劇情、誇張的表演、影星的緋聞……。這些第二天就毫無價值的新聞竭力包裝,以各種人性的弱點誘引我們沉迷其間。往往歪在沙發上,不知不覺,兩三個小時就過去了。時間的浪費不說,這種「腐蝕」、「上癮」、「被動的吸收」,更令教育者憂心忡忡。心靈的可貴就在於它的批判與反省能力。此種近乎「催眠」的狀態,絕對有百害而無一益,很多人卻渾然不覺。而我們日日在這樣鯨食殘吞的資訊中沉倫,竟然期待孩子要健全的成長,媒體應有公正客觀的態度,豈非緣木求魚?

悲劇存在的意義在於淨化人心,而非幸災樂禍。關掉嘈嘈不休的電視吧。別再讓醜惡的資訊毒化我們的思想了!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