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商人似乎揹負著原罪。在傳統上,我們稱商人是四民之末;而「反商」更是東西方共同的樂趣。但是,商業其實是經濟發展之母。
東西方都有反商傳統
過去有一種傳統的說法:「無奸不成商」、「十商九奸」;「士農工商」,商人是所謂的四民之末。在讀到海耶克的Fatal Conceit(《不要命的自負》謝宗林譯,遠流出版)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這是東方專屬的錯誤思想;其實,反商情結在西方同樣地根深蒂固。
根據海耶克的分析,西方自有歷史以來,「商人便是被普遍鄙視與咒罵的對象」,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骨子裡就不老實的人,才會低價買進而高價賣出」;「對於商人的敵意,特別是讀書人對商人的敵意,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一樣的古老」。亞當.斯密在其《國富論》裡,就說過去甚至製造業也只是被看做是改變物品的形態而已,只有農人才是生產者;在這樣的邏輯下,難怪人們會認為「貿易只是將現成的東西搬來搬去」,因此「不管實際的情況如何不復原始,以物易物及其他更複雜微妙的交易活動、促成交易的組織管理工作,以及為追求利潤而調動商品,至今仍舊不一定被認為是真正的工作(另一種說法就是沒有生產性)」。
商業是經濟發展之母
台灣更是充滿對商業與商人的敵視;不是一般人,而是媒體與政府。媒體喜歡批評人「反商」(其實它指的是「反工業」,它又知道沒有人會反工業,所以就把那種不存在的東西稱為「反商情結」)。過去甚至有不少政府閣員呼籲要年輕人不要去「超商那種地方工作,要到有生產力的工廠工作」。迄今,幾乎所有產業政策都不利商業,如過去的〈獎勵投資條例〉、現在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土地分區使用等優惠,都把商業排除在外,連電費都要對商業苛刻一點。
人有時候實在好壞不分,輕易地排斥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海耶克分析西方社會反商,是因為商業經營不像農人在田裡苦幹那樣一目了然。其實,經濟發展是因為人們分工的結果(見本刊前期〈分工的奇蹟〉)。而必須要先有交易的機會,人們才敢分工(否則,專業織布的人是沒有飯吃的)。如果一個國家禁止所有買賣,則人人必須自給自足,分工是絕不可能的,社會馬上回到原始狀態。交易又是依靠商業;依分工原理,商人就是商業的專業者,故商人、 商業是有生產性的,且無商業即無分工,沒有經濟發展。如此,商業不是經濟發展之母嗎?
商業帶來善良風俗
在所謂的「工商社會」,每個人都只是生產一點點東西,生活所需都依靠他用那一點東西去交換來的;亞當.斯密在二百多年前都說:「人人都是商人」。
但不要因此輕視自己。不但如此,主張三權分立的孟德斯鳩,在他的名著《法意》裡,就歌頌貿易,說「哪裡有善良風俗,哪裡就有商業;哪裡有商業,哪裡就有善良風俗」。因為,想要把東西賣出去,沒有禮貌、沒有親切的服務,哪能行呢?所以,商業「使野蠻的風俗日趨典雅與溫厚」。商人在經濟發展的地位,若不是凌駕在其他行業之上,至少是並駕齊驅的。廣義的商業就是服務業,也必然是經濟發展之後,一國最主要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