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續前期) 三、化被動為主動的塔德——否認自我vs肯定自我 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塔德。
塔德從一個畏怯到不敢大聲在群眾面前吟詩、活在哥哥陰影下的男孩,終於在片尾時蛻變成勇敢站上課桌,表達自己想法的人,這樣的轉變,是受到老師與尼爾的啟發,也是他向來澄澈清明的智慧的選擇。
塔德有著美好的內涵,所需的只是一位能夠支持、鼓勵與引發他的老師。這一點,凱丁很成功的做到了。因此相對於尼爾而言,凱丁所扮演的角色,就從帶來厄運的使者,轉變成光明的天使。
如果說尼爾最大的衝突是發生在與父親的溝通上,塔德最大的衝突,就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我猜測,或許就是因為凱丁也曾是如此纖細敏感的孩子,因此他才能洞澈塔德的困境。
在塔德吟詩的那堂課上,凱丁無疑地施展了他點石成金的教學。金子雖然燦爛,但是要這樣迅速取金所冒的風險也大。如果塔德在凱丁的掩面旋轉之中,仍然一個字也吐不出的話,這種羞愧無能的記憶,同樣會對他未來的自我學 習,造成極深的影響。
或許人生的每一個片刻都有風險。如果不越過面前的石塊,永遠也無法攀登到山的顛峰。然而在冒險之前,最好也有萬全的準備。這期間,勇氣,永遠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四、 凱丁與學校的對立——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傳統、榮譽、紀律、卓越」與「及時行樂、抓住生命、讓你的生命成為不凡、喔!船長!我的船長!」,保守與激進,入世與出世,個人主義與團體主義,到底有沒有兼融的可能?
我現在的想法是,有。但是很辛苦。因為這兩者不是平行對等的關係,而是長期爭戰的關係。而且選擇那一方,基本上都沒有對錯,只能說境界不同吧。
沒有他人,一個人沒法真實的認識自我。沒有熱情,一個人沒法在群眾之間生活——因為基本上他沒有活。有的時候,最保守的人,有最正面積極的信念。而最激進的人,他的信仰其實最脆弱、最不堪一擊。
基本上,我現在是贊成團體主義,必須建立在個人主義之上。如果沒有經過個人深刻的反省、認同選擇,團體不能強迫個體遂行他的意願。同樣地,個人也有遵循團體共識的義務。否則,這就是一種暴力。
只是,前提還是如前所述——時間是很重要的因素。要有時間,要有耐心。可是時間對現代人來說,是太奢侈了。而缺乏時間,會使人變得殘酷。
如果父親有耐心放兒子年輕時多方嘗試,如果兒子對自己的夢想多些耐心,如果校方對這起事件多些寬容,如果凱丁在尼爾來詢問問題時,能放下他的工作一會兒,懇切的與他商量…。
當然,或許如此縱容的結果,會引發更不可收拾的後果。也許人生在世,就必須透過遺憾與傷痛,讓自己成長。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