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5 期 2001/12/3 -- 2001/12/9 自然人文
 
台灣水下考古的新發現
澎湖沈船「將軍一號」水下考古研究成果在國立歷史博物
楊德裕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澎湖海域進行的「將軍一號」沉船水下考古成果,於11月16日正式對國人發表,並展出一個月。此次的沈船考古是我國水下考古的首例,歷史博物館秉持對文化的堅持,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值得國人予以肯定與重視。


考古的發現

民國84年9月間,在發現人黃家進先生的指引下,史博館初勘人員在望安、將軍嶼和大塭海域發現疑似古沈船的目標物,並起出82件出水文物;85年於同一地點進行水下實勘及試掘,起出110件文物,發現目標物是一艘載運建材及陶器貨物的木質沈船;87年再度下水試掘,經歷247次潛水作業,高達24571分鐘的挖掘時間,起出92件文物。

經三年中的三次發掘,總計284件文物出水,包括陶器、瓷器、金屬與木器等等。館方根據起出的唯一一枚清代錢幣「乾隆通寶」,研判「將軍一號」沉船約為清代中期來往於福建與澎湖間的木船,長約21公尺、寬約4.15公尺。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艘官方正式考古發掘的沈船。經分析,撈起的木材屬於福州杉木,大量的紅胎板瓦與紅磚應是出土自福建的民窯,是供應澎湖當地作為主要的建材。

基於「在地保存」的原則,教育部與史博館將所有出水的文物交由澎湖縣文化局保存,史博館研究人員僅負責分類整理與研究等工作。此次在台北史博館展出的文物凸顯我國對先民生活的珍惜與重視,其背後彰顯的文化價值是無法估計的。


水下考古的新紀元

這項澎湖沉船的考古行動,曾遭部分考古界人士質疑。史博館館長黃光男強調,雖然台灣沒有相關專業人才,不過在發掘過程中,史博館按部就班地照考古程序紀錄起出時的方位與相關資訊,並有完整的資料備檔,也諮詢過海峽兩岸的考古專家,在專業的考量上應該不成問題。

由於水下考古的難度極高,一天僅有一次3小時平潮期可以工作,潛水員每次下水僅限40分鐘,加上澎湖海域的波浪極為兇險,工作人員在協調軍方與地方政府單位之餘,還必須考慮不驚擾當地民眾。整個試掘過程表現出他們維護文物的決心。

水下考古並非單一價值所能衡量,舉凡歷史考古、文化文物保存、教育意義、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往往都可獲得令人震撼的豐碩成果。目前全球已知具有文物價值的沈船數約有1萬6千多艘,以往水下考古大都環繞在地中海附近區域,目前已經普及於全球五大洲。

例如,在泰國暹邏灣與韓國新安海底兩處考古,發現中國唐宋元明時的文物,證明了中華文化對亞洲的影響。1980年代日本政府在鷹島水域探勘,調查7百多年前,史上最大船難的蒙古艦隊沈船,並取出部分遺跡。2000年美國考古學家在黑海南岸發現史前大洪水淹沒的古文明遺跡,該地被視為是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所在地。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許多人類文明的遺跡正沈睡在海底。如果能進一步發現出更深的海底世界,會不會改變我們對於歷史與文明的認識?無論如何,我國在澎湖海域發現的這艘沈船,標示著水下考古新紀元的來臨,於學術、文化與教育等各項因素,除了給予工作人員讚揚與鼓勵,也希望政府能支持各項進一步的探勘行動。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