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4 期 2001/11/26 -- 2001/12/2 財經專欄【財經書園專欄】
 
凡人中的「巨人」(中)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書 名:洛克斐勒
作 者:Ron Chernow
譯 者:黃裕美‧樂為良
出 版:商周出版



當今標準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告訴我們獨占就是無效率、有害社會福利的表徵。在簡單清楚的理論圖示下,價高量少的「剝削」現象立即浮現,於是政府需要介入,要嘛強制分割、要嘛收歸國營、要嘛干預定價等等。其目的美名是「彌補市場失靈」,讓市場競爭力量發揮促進社會福祉的效果。不過,洛克斐勒終其一生,都堅持他所創造的「托拉斯」是一個好東西,能讓資源作最有效率運用。他最常掛在嘴邊的是「合作」勝於競爭,由於合作,而且是推心置腹的忠誠合作,可以達到穩定、免於波動之苦,他之所以命其公司為「標準石油」,即源於此理念,而他認為在他的監管及核心忠誠份子的「合作」下,「標準」就可以得到。由其財富之創造,以及油價之低廉的事實,我們或許不可輕忽他的看法。


托拉斯就是信任

不知世人是否認真地想過「托拉斯」的原名”Trust”之內涵,顧名思義「信任」是也。如此,這種經營方式的成功,先決條件就是成員間彼此信任,於是人人具誠信美德乃不可或缺。以此角度切入,洛克斐勒被描述成篤信基督教、律己甚嚴、滴酒不沾、信守承諾、節儉樸實等等,與財大氣粗、珠光寶氣、奸滑狡詐市儈味截然相反,應該是可信的。在此至高無上原則下,「交易成本」可降至極小,由而經營效率可提昇,毋寧極其自然。

如果托拉斯果真符合社會,則政府法令的打擊恐徒勞無功,此由休曼法等反獨占法之收效極微,甚至產生耗費成本負作用,已可知其一斑。不過,正如「信任」或「誠信」這個基本必備條件之重要所顯示的,在一個無誠信的社會裡,自然長成的托拉斯根本不可能出現,若有托拉斯,都是政府經營或政府法令保護的特權,它們的經營效率當然低落,對社會福利自然是負面的。

撫今追昔,洛克斐勒的托拉斯是道德沉淪、無誠信的當代社會之海市蜃樓。回頭看今日政府的鼓勵合併,實在讓人更有恍如隔世的感歎,因為不在根本性的倫理道德著手,卻本末倒置由技術面「復古」,後果如何已不必多言矣!


巨富是巨大負擔

洛克斐勒將其鉅大財富大都用於慈善事業。他抱持著上帝使者之使命感,從事這項事業,發現其難度甚至比經營企業還有過之,也到處顯現出人性的醜陋面。一方面是各方貪求無厭的需索,另一方面是多方冷言冷語的諷刺。無怪乎洛克斐勒會感慨說,巨富是巨大負擔,是一項沉重的責任,不是大福就是大禍。為了做好慈善事業,為了免除受補助者的依賴性更深,他提倡「相對基金」理念,並且尊重專家意見,實施「普及性」社會福利。

洛克斐勒在醫療和教育兩類慈善事業上最有成就,所創設的醫學研究所,研發出多項治癒嚴重傳染病的藥方並普及全球,而此研究所演變成的洛克斐勒大學,也成為培育諾貝爾醫學獎的溫床。在教育方面,芝加哥大學這所名校的創辦固然有名,但在基礎教育,尤其是女性和黑人的普及教育上,更值得大書特書。由此兩類慈善事業,可看出洛克斐勒具有「永續發展」的遠見,也可窺知其不在求名,此由他一概謝絕用他的名字作為機構名稱,更不出席各項落成典禮等等行為也可見端倪。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