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天氣不穩定,許多民眾的關節痠痛隨著氣溫的改變上下起伏,不禁想到是不是罹患「風濕」病,究竟何為「風濕」病,應如何保養關節,才不易造成「風濕」病呢?
中醫認為關節病變的起因不外三大要素,即「風、寒、濕」,如果「風邪」侵襲人體則容易出現關節痠痛游走不定,並且不適症狀時好時壞的發生,每個發生痠痛的部位都可能只持續數天即更換位置,通常此種痠痛較少伴有明顯關節腫痛的現象,且不管是肩、肘、手指小關節或膝關節均可能出現。「寒邪」的侵襲在臨床上以疼痛較為顯著,通常較易發病於大關節如肘、腕、膝、腰部等處,此種症狀較無明顯紅腫現象,而是以劇烈疼痛為表現。如果是「濕邪」侵入人體,則可出現固定關節發生腫痛現象,腫脹是其典型的表徵,患病部位也是以大關節為主,較常見於腕部或膝關節。
由於中醫認為關節炎的發生是邪氣「風、寒、濕」有關,所以很多關節炎因此常被稱之為「風濕」病,但是需注意的是,此處所謂「風濕」病不完全等於西醫風濕科所見之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中醫對關節炎的分類是依臨床症狀來區分,不似西醫是依組織病理來區分,所以很難找出二者病名可以直接對應。通常中醫所認為由「風邪」引起的關節炎,比較近似於免疫機能異常所致的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而由寒邪所引起的關節炎,則舉凡「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甚至「痛風」均有可能。至於濕邪所引起的關節炎,則可能與「骨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較有關。除此之外,長期勞動的民眾,如果患有關節周遭慢性肌腱炎的情況時,也同時在氣候改變時引起痠痛不舒服的情況,此種症狀亦可稱之為「風濕」病。
所以,在這麼多的致病因素中,必須由醫師替你的關節健康把關,不要一味認定是所謂「風濕」病而自行服藥,若只是吃到止痛藥尚屬幸運,最怕是吃到添加類固醇的黑藥丸,如此不但不能治好關節疾病,反而會賠上一生的健康,實在是得不償失。
中醫對於不同病因所引起的關節炎均有不同的療法,針對有些免疫異常所致的關節炎在急性期時,若找不到好的中醫,不得已時或可先用西藥止痛。至於緩解期,在適度的服用疏經通絡、活血化瘀及利濕中藥後,常常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而不必擔心自己的關節成為氣象台,因此奉勸諸位讀者,如能正確的診斷再加上適當的治療,才能對自身的關節健康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