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3 期 2001/11/19 -- 2001/11/25 財經專欄
 
何苦搞砸政黨輪替?
黃耀輝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政黨輪替在民主先進國家並不足為奇,而民眾通常都是用「生活是否比以前好」作為判斷基準,包括是否更自由、更安全、更富足等等。做得好的政府,不論是能力好,還是運氣佳,連任通常都沒問題;做不好,不論是外在因素(運氣)造成,或是自己的能力,選民通常都不能接受政府把它當作藉口,就會用選票制裁他們。

因此,每次選舉其實本來是檢驗「換人做做看」的民主實驗,一般民主先進國家的選民也很少去擔心選錯人,或選錯黨;政黨或政治人物也必須靠真材實料,不必在選舉技巧和文宣上動太多手腳,討好選民。因為爾虞我詐的伎倆,到頭來都會被成熟、理性的選民識破。畢竟,「人在做,天在看」,選民對執政者的表現總有一套客觀的獎懲標準!


選民終究是理性的

台灣的政黨輪替,去年可說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遭,尤其在中共的嚴厲恫嚇,選民對民進黨的財經能力不太放心下,猶抱著對於「唾棄黑金」、「向上提升」的期許,也因為「相對多數」這個選舉制度的缺陷,產生了一位少數總統,當然具有非凡意義。當然,民眾初次接受政黨輪替的洗禮,心裡難免七上八下,特別在意執政黨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執政黨更應好好珍惜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好機會,用行動證明選民的眼光沒錯,否則第一次試驗就失敗,恐怕會使民眾對於政治感到沒有信心。

執政黨上台一年多來,經濟方面確實是發生了衰退不已的情勢,就算當作意外的巧合,或是運氣不好,或是歸責於國際因素,即使民眾對於民進黨沒有人才、缺乏經驗的問題抱著諒解的心態,此次立法委員和地方縣市長選舉上席次的減少是理所當然的。就像美國行之多年的政治經濟循環一樣,經濟不好,就是執政黨的責任,輸掉期中選舉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政治上的天理。因此,執政黨寧可用誠實、實在的態度去面對殘酷的經濟不景氣現實,敢作敢當的接受民眾選票的考驗,再重新出發,在往後任期內拿出具體的成績,證明給選民看也罷,絕對是幫自己贏得一點尊敬和諒解的開始,在文化上,才真正具有「向上提升」的意義!


政黨宜作優良表率

不幸的是,民進黨初次執政,卻沒有這種體認。不但延續了台灣官場存在已久推卸責任的陋習,說對手輸得不甘心、在野黨扯後腿、出賣台灣等等「意氣用事」的不當言論;最近選舉的文宣,也把在野黨刪除預算的舉動稱為野蠻,是經濟不景氣的主因。這些言論聽起來好像執政黨提出的預算是最乾淨、最清廉,沒有絲毫浪費;所有政府的花費都是為了經濟,開出的支票都是利國利民,舉債都有道理。這種行徑,在文化上、在政治上、在教育上都對政黨輪替做了不好的示範。老實說,作為經濟學界的一份子,對於經濟能否復甦,何時好轉,我認為已經不太重要,政黨「向下沈淪」才是最讓人痛心疾首!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