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3 期 2001/11/19 -- 2001/11/25 論衡【金烜煒專欄】
 
「應不應該」與「能不能夠」
金恒煒  當代雜誌總編
 

八十高齡的前總統李登輝卸任後又現身政壇,不但介入政治、介入選舉,而且全力拉抬新成立的政黨台聯,打出的口號是支持陳總統、穩定台灣政局。支持李登輝的不論,反對李的理由之一是,李前總統「不應該」在退休之後,還蹚政治的渾水。相同的例子、不同的事件是,總統陳水扁出版了《世紀首航》,記錄了五百多天的執政經歷,持批判態度的則說,陳水扁是在任總統,「不應該」出版「自暴政壇祕辛」的書。政治人物當然可以月旦、褒貶,問題是,李登輝出不出山,陳水扁出不出書,有沒有「應不應該」的問題?

其中涉及的是複雜而論辯不休的哲學課題,也就是「應然」與「實然」之判。休謨指出人類鑽研的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事實的領域,只關心事情的真相,其他則屬於「應然」範圍,即事情應該是怎麼樣;一般來說,「應然」屬「價值判斷」或「道德判斷」,「實然」可稱「經驗判斷」。

那麼回到前面的課題。李登輝出山或陳水扁出書的「應不應」屬「價值判斷」或「道德判斷」,而非「經驗判斷」,因為「經驗判斷」針對的是「能夠做什麼?做了後有什麼後果?」一類的問題。

認為李與陳「不應該」,實際是斷言李再介入政治以及總統任內出書是不好的,故而與李與陳都不利。事實上這個價值判斷只呈現了批判者而非被批判者主觀意願。

對李或陳這樣的政治人物而言,他們的作為或不作為皆經過理性計算,他們做出了選擇同時負起責任及承擔後果。李前總統一再引用韋伯定義下的政治人物三條件:熱情、責任與判斷力,正回答了「應然」的質疑。

故而,一味在「應不應」的問題上大做文章,與「實然」杳不相涉,於現實的效應與影響也沒有關聯。老實說,如果不能區分「價值判斷」與「經驗判斷」已失去批判的準則,徒然流露黨同伐異的偏見。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