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三位鑽研「資訊不對稱市場」的學者,讓我們對「資訊」這個課題又重新燃起興趣。不過,稍作思索,不免立即陷入重重迷惘之中,因為真實的人間,就是讓資訊攪得團團轉,也是資訊最讓人間悲歡離合不斷上演,而「真真假假」也是資訊在作祟呢!
真假難分的人間
想到這,我不禁又要提到寇斯(R.H.Coase)這位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一位優雅的隱士,住處甚至於沒裝電話,明顯表示拒絕滾滾紅塵的干擾。寇斯最被津津樂道的「寇斯定理」,係指在一個沒有交易成本的世界裏,讓行為人自由運作最能達成最大效率的社會福利最大。可是實際人間處處充斥各種交易成本,假設交易成本為零是黑板經濟學的世界,他於是呼籲經濟學者下到充滿交易成本的人間好好觀察。本屆得獎者合乎他的呼籲,在交易成本中很重要的資訊領域上作出貢獻。不過,無論如何的努力,資訊成本不但不可能消失,隨著人類道德的淪喪,欺騙、無信的擴大,資訊不對稱怎不加深?資訊成本又怎麼會不提升?
相信國人對「羅生門」都不陌生,即使沒看過電影,也耳聞其義,明明是一件大家親眼目睹的事實,卻有著三種版本,誰真誰假,誰來判定?「真相」又在那裏?由於人是活生生、會思考的生靈,主觀的份量最重,一項行為在行為者本人來說有其主觀意圖,但行之於外的表現形式(或一般所謂的客觀表現),對於別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於是「資訊不同」就出現了。我想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時常遭遇此情此景,即使每個人都心存善意,沒有蓄意欺騙,也都時時會有此種困擾,「誤會」時時出現就是印證,講清、溝通是常用的化解方式。不過,縱然可化解誤會,也需花費成本呢!
政府不可能處理資訊問題
實際的人間,只能設法減低這種資訊成本,根本不可能將之消除。在經濟學的演變史上,明白將此課題形諸文字的,至少可溯自1920年庇古(A.C.Pigou)的名著《福利經濟學》。在書中有三個著名的例子,一是員工無法評估工作環境的好壞,往往未能得到足夠報酬;二是個人對醫師、律師等專業人士無能力選擇;三是個人也沒有能力選擇銀行和保險公司。怎麼減輕這些資訊障礙呢?庇古的辦法是由政府來訂定「資訊標準」,或以法令訂最低限、或以執照或其他管制方式來使資訊有標準可循。如此一來,政府乃堂而皇之「干預」人民的諸種生活領域,如今我們也都「習慣」這種生活方式,大多數人也似乎理所當然地接受,也不去思索有何盲點了。
政府出面干預,最說得通的應是它具有「公信力」,亦即,人民都能百分之百相信政府所提供的訊息。當人民都能由衷自動自發地相信政府時,的確可讓資訊有某種標準可循。可是政府還是由凡人所組成,能力還是很有限,即便都能「無私」行事,也會時常犯錯,何況現代人普遍利慾薰心呢!這也難怪所謂「政府失靈」如今會得到廣泛認同了。
「充分資訊」在人間是「無解」的,「百分之百的真相」也是沒有的事。凡人只能經由不斷學習的「做中學」方式來面對這個無奈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