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1 期 2001/11/5 -- 2001/11/11 自然人文
 
掌中戲布袋人生
王孟玲  
 

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有一個看布袋戲長大的童年,或許看戲的地點不同,故事不同,廟會野台、戲院或電視。看戲的時間不同,主角也不一樣,但布袋戲的魅力,一直歷久未衰…


「扮戲悾,看戲憨。」一座野台,幾十張板凳,便是一個露天劇場,鑼鼓喧天,布袋戲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口能道千古事,雙手操演百萬兵。」小小舞台,搬演人生百態。


木偶的幻夢傳說

布袋戲可能源自傀儡戲,形成於明末清初,是台灣民間最普遍的偶戲劇種。根據民間傳說,布袋戲創於明末,據傳落第書生梁炳麟或孫巧仁因懷才不遇,乃演戲劇嘲諷朝政,為免惹禍上身,而以木偶代言。

另一說法為落第書生流落街頭以說書維生,因顧及顏面,不願拋頭露面,而隔布簾講古,又因垂簾說故事過於單調,於是操弄木偶敘事。其中最普遍的傳說是明末泉州書生梁炳麟,屢試不中。一年應試之前,與友人至九鯉湖,夜裡夢見一白髮老翁於其手掌題「功名利祿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以為是佳兆,不料,那年依然名落孫山,失意之下,便借木偶解悶,由於言詞博雅,技藝精巧,遂轟動於泉州一帶,一些失意書生競相仿效,使得掌中戲成為知識份子的娛樂。有一次他正扮演文狀元角色時,往日夢中的簽詩,不知不覺順口而出,當下領悟原來富貴榮華、功名利祿就在眼前的掌中世界。


民間風靡與流傳

清嘉慶以後,此種輕便靈活,小巧細膩的偶戲,因規模小,戲金便宜,表演技術高妙,風靡閩南一帶。

台灣的布袋戲,是在清朝末葉,從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傳入,很快在台灣普及。二百多年來,布袋戲已不是泉州布袋戲,而是獨具風格的「台灣布袋戲」。在民間,布袋戲與民俗信仰結合,傳統布袋戲的演出以廟會為基礎,酬答謝神,並可聯繫地方上的情感。而布袋戲絕不會消失,只是表演形式隨著時代背景的改變,有了不同的面貌。


鑼鼓、金光各不同

現在有人把台灣布袋戲分為傳統(古典)布袋戲和金光戲兩類,前者以鑼鼓為後場,使用小巧典型戲偶,能演出南管或北管古典戲為代表﹔後者以西樂為後場,使用新造型較大戲偶,演出新編武俠戲為特徵,以及民國59年以後的電視布袋戲。無論是古典布袋戲或金光布袋戲,都隨著時代背景變化,求新求變。


日據時期布袋戲

戲院演出的內台戲,開始於中日戰爭期間。民國26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開始實施「禁鼓樂」,禁止台灣傳統民間戲曲的演出。從此,布袋戲外台戲幾乎銷聲匿跡。

不久,台灣的總督府極力推行「皇民化運動」,企圖將台灣傳統民間戲曲全盤日本化,成立由官方控制的「台灣演劇協會」准許台灣七班布袋戲在戲院上演,並在「皇民奉公會本部」策劃之下,創造了帶有濃厚日本色彩的內台布袋戲。演出時禁止使用鑼鼓管絃,伴奏一率採用西樂或留聲片,服裝則採中日式並用,口白可以使用台語,但必須參用日常用的日語,或用日語說明,企圖改變傳統的表演形式。

到了台灣光復以後,雖然日本風格的布袋戲已成過眼雲煙,但是這段時間開始採用的大型舞台佈景,西洋音樂伴奏,以及新劇場觀念的介入,造成了光復後內台戲逐漸在表演形式上求新求變的因素之一。


由沒落走入極盛

民國34年台灣光復,各地廟會活動重新興盛起來,民間請戲日日不斷,各地蟄居中的布袋戲紛紛復班演出,新的戲班也陸續湧現。正值壯年的布袋戲名師,如李天祿、黃海岱、鍾任祥、黃添泉等領戲界風騷,並大肆編組戲籠,廣傳門徒接戲演出於各地廟埕,並嘗試進入專屬戲院,演出長篇戲目。在一片請戲和看戲的熱潮中,布袋戲進入繁華極盛的黃金歲月。

民國38年,國府遷台,為防止匪諜活動,嚴格限制外台戲的演出,布袋戲趁勢轉入戲院演出。此時「五州園」與「新閣園」二派年輕一輩高手競起,除承襲師父精湛演技外,並編新劇,且從舞台與後場音樂的更新,成為後來金光戲的風行,並締造了十數年戲院內台戲的全盛時代。


金光戲的凌駕

大約在光復的十年間,中南部的鑼鼓布袋戲逐漸被金光布袋戲取代。自光復以來,陸續由中南部到台北地區來打天下的金光布袋戲不在少數,但起初並不受台北人的歡迎,而且遠比不上台北地區精湛演技的鑼鼓布袋戲。但是在金光布袋戲的許多新奇表演招數,和削價求售的情況之下,鑼鼓布袋戲終於在民國50年前後走入衰途。到了民國60年前後,金光布袋戲已凌駕古典布袋戲之上,成為台灣布袋戲的主流。


風靡一時的電視布袋戲

電視布袋戲的盛況,是出現在民國59年「真五洲」黃俊雄先生在電視演出的「雲洲大儒俠史艷文」。原定播出三個月,誰知播出之後,觀眾如癡如醉,欲罷不能,連演五百八十三集而風靡全台,使得布袋戲再現生機。

自台灣開播電視節目以來,大概沒有一個節目像「史艷文」一般,每到中午,百業自動停止,大家只為了看今天的史艷文如何去面對萬惡魔魁藏鏡人的挑戰。

這股狂熱的收視潮因有關單位以「影響民間作息」而消失螢光幕上,那種萬民轟動的盛況,今後也不可能再發生。後來,雖然布袋戲又被核准上電視,但再也無法創造當年盛況。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