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1 期 2001/11/5 -- 2001/11/11 財經專欄
 
經濟搞不好,誰該負責?
黃耀輝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近期台灣經濟的表現甚差,執政黨說是在野黨扯後腿;在野黨說是執政黨能力差。依我看,雙方都對。但是,執政黨必須負絕大部份責任。

先和國際比,台灣的表現是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和亞洲其他較落後的國家比,也是敬陪末座;且在美國經濟走下坡之前,我們的經濟成長率就已向下修正,可見「國際因素」並非主因。


未來成長競爭力傲笑亞

再和從前的自己比,今年是台灣經濟史無前例的負成長,是50年來最差勁的表現。是運氣不好嗎?也未必!在很脆弱的過去,我們也倒楣過,最嚴峻的政治和經濟衝擊也曾經過,包括兩次能源危機,中美斷交和退出聯合國等,但那時的經濟表現也都比現在好。

因此,難怪「政黨輪替」會被拿來作為解釋台灣經濟會如此一敗塗地的因素。是耶非耶姑且不論,倒是將政黨輪替、世代交換視為民主便飯的美國,尤其是「經濟走下坡,執政黨要下台」的政治循環模式,介紹一下,極具意義。

從1860至1932年的72個年頭裡,共和黨執政了56年,直到胡佛總統因為沒有處理好「經濟大恐慌」,而讓民主黨取而代之,從1932到1980年間的48個年頭,共執政了32年之久。1980年民主黨的卡特總統尋求連任,因為痛苦指數高漲,結果由雷根幫共和黨拿下政權。迄1992年的12個年頭裡,共和黨都一路順風,直到老布希總統贏得波斯灣戰爭,聲望在1991年3月到達史無前例的91%高峰後,反而疏忽經濟與內政,結果將政權拱手讓給柯林頓,經濟竟從此走了8年之久的多頭行情。更值得一提的是,總統任內經濟表現不好,則執政黨在「期中選舉」的國會席次必然減少。可見,將責任推給在野黨搗蛋的說法,最後都得不到選民的票!


政治扮演破壞經濟角色

而我們去年的政黨輪替呢?陳總統曾經聲望高達80%以上,如果不是執政黨吹牛說了一堆自己做不到的事(譬如股市會上萬點,如何如何可以節省貪污浪費三、五千億等等),要不是自己忘了已經執政,在財經政策上自亂陣腳,在野黨又能如何搗蛋?事實上,沒有財經能力事小,只要勤能補拙就好,偏偏執政黨「拿到第一名就開始作弊」,才讓人悲傷;把當年批評國民黨的護盤、干預、炒短線的手段都用上了,才真是「不擇手段」。而且,怕「唱衰」經濟,就搞文宣、叫口號、開會等等「花拳繡腿」,越發讓民眾看了心慌。最後說要「拼經濟」,目前也只開了一個「經發會」,就拼選舉去了。在尋求跨黨合作的過程中,竟然使用詐術,破壞互信,傷殘文化,更埋下政治不安的種子。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就灰頭土臉!

請不要誤以為我是反對「政黨輪替」。身為一個研究經濟的學者,我一直都在倡導「市場競爭」,當然認為政黨輪替是好的。而且,「做不好的就下台,換好的做做看」,國家社會才會不停的進步,這才是政黨輪替的真諦與目的。

如今,經濟搞不好,執政黨應先反躬自省,不宜一味指責別人,否則將治絲益棻!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