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最近看電視新聞特別覺得荒謬,新聞一開始往往先報導一長串搶劫、殺人、色情、暴力的犯罪新聞,然後就是各黨派之間的口水大戰。更奇怪的是,我們常常看不到候選人在說什麼,推出什麼政見,不斷播出的反而是各黨的頭頭們在彼此批評罵人。連媒體記者報導完都忍不住說:這是選舉的口水戰。不過,我們仔細一想,其實讓這些口水戰熱鬧登場、一播再播的根本就是媒體的操作。
但是媒體也會馬上提出反駁:始作俑者罵人的並不是媒體。似乎問題都出在候選人。候選人當然也有話要說:他們也很無奈,因為媒體愛登罵人的內容,得到媒體報導,才能讓選民印象深刻,把票投出來。而像我們這樣的選民想說的是:媒體只播這些政黨頭頭們的互相攻擊和批評抱怨,我們根本無法分辨候選人有什麼政見,或提供了什麼牛肉。
以上這個循環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媒體其實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是不容推諉責任的。如果媒體能夠減少播出彼此之間的謾罵,主動增加篇幅報導候選人的政見,檢驗他們以往的政績表現與立場,或者分析這些政見對選民的意義和可行性;就可以讓罵人的政客找不到舞台,選民能夠依據媒體中的政見分析來投票,目前這個惡質的罵人循環不就可以大幅改善了嗎?
上一次美國選舉,CNN曾刊播一幅這樣的廣告:內容是兩個中年候選人,變成兩個拳擊手,他們技術不佳,於是就攻擊對方皮帶以下的部位。廣告詞是:你的候選人在攻擊議題,還是攻擊對方?
其實美國為了積極鼓勵媒體報導選舉議題,相關法規中還特別准許民間團體資助議題內容的廣告,只要不是支持或不支持特定候選人,廣告金額可以不受限制。這就是所謂的「倡導議題」(issue advocacy)的做法。
由以上討論可知,先進民主國家也十分關切如何減少個人謾罵,增加選舉的議題報導,以健全民主政治的體質;而媒體這個選舉的競技場,當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不過,媒體要提供罵人的舞台,還是政見的舞台,其實並不決定在候選人,而是決定在媒體,所以媒體的責任是無從推諉的。希望我們的選民也睜大眼睛,除了看清候選人的政見之外,還要選擇真正報導政見內容的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