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30 期 2001/10/29 -- 2001/11/4 文明探索
 
反過來的科學
任欣  
 

誰肯下功夫跑模式、誰肯花大錢買更好的電腦,誰就有好的成績。探求真理的科學到現在變成了一堆數字和電路的組合體…使科學侷限在最表面的理,確切地說只能稱作「現象的詮釋」…


仔細推敲現代科學方法,會發現實證科學是「反過來」的科學。

什麼叫「反過來」呢?綜觀現代科學,教師們總教導學生要秉持著懷疑的態度審視一切,能提問題、探究問題的學生便被視為作研究的好料。有了這樣探究問題的「科學精神」,之後在面對種種自然現象引發的「科學問題」時,便能夠孜孜不倦地歸納分析這一大堆的現象以探求其運作的原理。

以筆者的專業為例,暑假我來到美國某著名大學的實驗室取一套據說「很好」的資料。該資料是由此大學自行研發的模式算出來的,在模擬某些特定天氣現象的能力是其他模式都望塵莫及的。這就涉及了科學方法的迷思:一套資料之所以「很好」是因為它可以準確「預測」或「顯示」一些已知的天氣現象。但我們知道每次造成重大傷亡的天然災害往往都是「不可預測」,也就是我們的「經驗」之外的案例;那麼這種基於經驗或公式建構的「模式」,其實永遠都達不到完備的程度,因為特殊案例總不時會發生,經常性修正也就成了逃脫不了的必然。

實質上,科學都是從過去的經驗歸納出一套理論應用於預知將來,也就是從「現象」歸納出「原理」而建構「模式」,而不是直接從已知「原理」演譯出「現象」,這便是「反過來」了。如此一來,要建構一套接近「真實原理」的模式必然是個大工程,因為要收集到所有衍生出的「現象」才能重現原理的原貌。

筆者暑假的這趟經驗也真是腳踏實地明白了「蠻幹」在科研中的重要性:愈多變數、愈長時間、愈大空間的資料才勉強能做出一點好成果來,但也只不過是在眾多不準確的預測中,比別人更準確一點而已。追尋真理的科學也就成了技術性的資料處理:誰肯下功夫跑模式、誰肯花大錢買更好的電腦,誰就有好的成績。探求真理的科學到現在變成了一堆數字和電路的組合體,想想也真是挺悲哀的。

反觀古人的文明:周易、八卦等等給了人們一套能夠依循的法則,來處理日常一切事務甚至預知將來,也就是從「原理」衍生出種種「現象」,知其一便能推算其他。這樣的生活感覺還比較簡單愜意,只可惜多數的真跡都已失傳了。到了近代,只剩下拋開所有既定規範的科學,自以為客觀地用實證方法來看待事物,其實那樣就使科學侷限在最表面的理,確切地說只能稱作「現象的詮釋」,是不是真實的運作機制都很難說。

「反過來」的科學,真的是人類文明發展應有的方式嗎?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